打火草
《中华本草》:打火草
拼音注音
Dǎ Huǒ Cǎo
别名
香青
英文名
Herb of Nepal Pearleverlasting
出处
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aphalis nepalensis (Spr.) Hand.- Mazz.[Elichrysum nepalensis Spr.]采收和储藏:6-9月花后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尼泊尔香青 多年生草本,高10-30cm。根状茎细或稍粗壮,有长达20(40)cm,的细匐枝,密被白色绵毛,有顶生的莲座状叶丛。茎直立或斜升。叶互生;无柄;中部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,基部稍抱茎,不下延,全部叶面或下面被白色绵毛及具柄腺毛。头状花序1-6个伞房状排列;总苞多少球形,长8-12mm,宽15-20mm;总苞片8-12mm,宽15-20mm;总苞片8-9层,花期放射状开展,最内层线状披针形,有长约全长1/3的爪部;花托蜂宣传员状;雌株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,中央有3-6个雄花;雄株头状花序全部有雄花,或外围有1-3个雌花。瘦果圆柱形,长1mm,具微毛,冠毛折。花期6-9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-4500m的山地草坡、林缘、沟边及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甘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平肝;止咳定喘。主感冒咳嗽;急慢性气管炎;支气和哮喘;高血压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打火草
拼音注音
Dǎ Huǒ Cǎo
别名
香青、清明草
来源
菊科打火草Anaphalis nepalensis (Speng.) Hand.-Mazz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甘、平。
功能主治
清凉解毒,止咳定喘。主治感冒咳嗽,急、慢性气管炎,风湿性腿痛,高血压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打火草
拼音注音
Dǎ Huǒ Cǎo
别名
香青
出处
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。7~9月开花后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10~30厘米。叶互生,无柄,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全缘,两面被绒毛。头状花序,通常数朵至10多朵,组成聚伞花序,花梗长;总苞片花瓣状,白色,干膜质,不透明。瘦果小,长椭圆形;冠毛白色.
生境分布
生于路旁、山坡、草丛中。分布西藏、甘肃、四川、陕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甘,平。
功能主治
清凉解毒,平咳定喘。治感冒咳嗽,急慢性气管炎,风湿性腿痛,高血压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麦
- 狗仔花
- 伏毛山豆根
- 大瓦韦
- 广东万年青
- 宽筋藤
- 七叶胆
- 七星鱼
- 千层塔
- 昆明水金凤
- 金腰子
- 黄花岩松
- 广布柳叶菜
- 枫香树皮
- 太白针
- 东野菰
- 天门冬
- 桧叶
- 东风橘
- 梅花草
- 对虾壳
- 土田七
- 大花列当
- 太白米
- 拐棍竹
- 大马蹄蕨
- 冬瓜瓤
- 单花山竹子
- 锯鲨卵
- 降香
- 千里找根
- 库页悬钩子
- 金花茶花
- 冬青叶
- 单条草
- 土箭芪
- 大腹皮
- 大苞叶千斤拔
- 广藿香
- 东风菜
- 黄瓜藤
- 大头狗
- 镜面草
- 土金耳环
- 密花草
- 黄花虱麻头
- 扶桑金星蕨
- 拐枣七
- 大薸
- 黄皮果
- 干苔
- 千金坠
- 美味牛肝
- 金钱草
- 大头茶果
- 铁灯台
- 密穗砖子苗
- 枫香树叶
- 全毛悬钩子
- 东北埃蕾
- 库页悬钩子根
- 黄藨根
- 大麻药
- 美舌藻
- 对生耳蕨
- 金腰带
- 大报春花
- 黄芪
- 大泡通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大青叶
- 狗屎花根
- 太白小紫菀
- 鱼蓼
- 矩叶大青
- 苦瓜花
- 黑风散根
- 西河柳
- 雪猪骨
- 铁树
- 木鳖子
- 青灰叶下珠
- 青鱼
- 鸡嗉子
- 苦蘵根
- 花叶矮陀陀
- 野海棠
- 土百部
- 小苦参
- 黄波罗果
- 了哥王
- 对叶榕
- 南蛇簕
- 白子菜
- 毛梾枝叶
- 东北红豆杉
- 天南星
- 全缘榕
- 刻裂紫堇
- 金背枇杷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