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叶排草
《中华本草》:大叶排草
拼音注音
Dà Yè Pái Cǎ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大叶过路黄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ysimachia fordiana Oliv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短,发出多数纤维状根,茎通常簇生,直立,肥厚多汁,高30-50cm,圆柱状,散布稀疏黑色腺点,通常不分枝。叶对生,茎端的2对间距短,常近轮生状;具短柄或近无柄,中部叶柄长6-20mm;叶片椭圆形,阔椭圆形以至菱状卵圆形,长6-18cm,宽3-10(-12.5)cm,先端锐尖或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粉绿色,无毛,两面密布黑色腺点,侧脉4-6对,在下面稍隆起,网脉纤细,不明显;近茎基部的1-2对叶退化呈鳞片状。花序为顶生缩短成近头状的总状花序;苞片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1-1.5cm,密布黑色腺点;花梗极短或花序下部的长达6mm;花萼长6-12mm,5分裂近达基部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宽2-3.5mm,密布黑色腺点;花冠黄色,长1.2-1.9cm,基部合生部分长4-5mm,5裂,裂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钝或稍尖,有黑色腺点;雄蕊5,花丝下部生成高约3mm的筒,分离部分长3-4mm;花药卵形;子房卵珠形,花柱长约7mm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4(-5)mm,常有黑色腺点。花期5月,果期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密林中和山谷溪边湿地,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800m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和云南等地。
性味
淡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消肿解毒。主黄疸;浮肿;泄泻;跌打损伤;疾病;疖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洋地黄
- 多穗石柯叶
- 小构树叶
- 波斯菊
- 大头茶果
- 小花梾木
- 小茜草
- 大叶醉鱼草
- 地八角
- 大叶凤尾
- 地枫皮
- 小槐花
- 桐叶千金藤
- 小粉
- 小花酸藤子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大叶白花灯笼
- 小扁豆
- 多鳞鳞毛蕨
- 小接筋草
- 小毛蓼
- 大叶熊巴掌
- 小狗脊
- 地五泡藤
- 小石仙桃
- 小羊桃
- 吊灯花
- 地柏叶
- 小红参
- 小苏苏棵花
- 小花清风藤根
- 地草果
- 防风
- 大叶白头翁
- 大叶蛇泡簕
- 小旋花
- 大叶拿身草
- 多齿蹄盖蕨
- 大叶楠
- 地涩涩
- 大叶马尾连
- 地黄瓜
- 大伸筋草
- 小接骨丹
- 多茎野豌豆
- 地丁
- 小木通
- 大唇香科科
- 小果栀子
- 大叶蛇总管
- 多花猕猴桃
- 小牛肝菌
- 小粘药
- 大五爪金龙
- 地不容
- 地笋
- 地麻黄
- 地肤苗
- 大叶花椒茎叶
- 大叶酸藤
- 地耳草
- 大叶蒟
- 地瓜果
- 多枝婆婆纳
- 小肺筋草
- 地蜂子
- 小箭草
- 小筋骨藤
- 大叶桉果
- 地花生
- 小花琉璃草
- 火殃簕
- 大头橐吾
- 地膏药
- 地打果树皮
- 小毛鸡
- 小米柴
- 地牯牛
- 多裂独活
- 大剑叶木
- 小米草
- 小花青藤
- 地瓜藤
- 地沙
- 地星
- 大三叶升麻
- 小茄
- 大叶金花草
- 小红苏
- 小白蒿
- 地贵草根
- 小红藤
- 大地柏枝
- 大头狗
- 地椒
- 小果排草
- 小扁豆根
- 地乌
- 地莓子
- 地梅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