柠檬皮
《中华本草》:柠檬皮
拼音注音
Nínɡ Ménɡ Pí
别名
黎檬、洋柠檬。
英文名
Lemon Peel
出处
出自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黎檬Citrus limonia Osbeck或洋柠檬Citrus limon(L.)Burm.f.的外果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Citrus limonia Osbeck2.Citrus limon(L.)Burm.f.采收和储藏:果实成熟时采摘,剥取外果皮,晒干。
原形态
1.黎檬 常绿灌木,具硬刺。叶互生,叶柄短,有狭翼,顶端有节。叶片小,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,先端短锐尖或钝,边缘有钝锯齿。花单生或簇生于叶腋;萼5裂,杯状;花瓣5,条状长圆形,下部渐狭,外面淡紫色,内面白色;雄蕊20个以上;子房上部渐狭,8-10室,花柱大,脱落,每室有胚珠数个。柑果近圆形,先端有不发育的乳头状突起,长约4.5cm,宽约5cm,黄色至朱红色,皮薄易剥,且有粘土味,瓤囊8-10瓣,味极酸。种子3-4颗,卵形。花期春季。2.柠檬 与黎檬的主要区别为:本种果实为椭圆形。
生境分布
1.原产亚洲。现我国南部多有栽培。2.广东有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外果皮呈螺旋状,长2-3cm,有时呈带状及不规则片状,厚1.5-2.5mm。外表面黄色至棕黄色,有多数凹入的油点;内表面淡黄色至类白色,常有线形脉络。易折断,断面颗粒性。气香,味微苦。
化学成分
详柠檬条。
性味
酸;辛;微苦;温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行气;和胃;止痛。主脾气滞;脘腹胀痛;食欲不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1.《陆川本草》:疏滞、健胃,止痛。治郁滞腹痛、不思饮食。2.《广西中药志》: 行气,祛痰,健胃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柠檬皮
拼音注音
Nínɡ Ménɡ Pí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果皮。果实成熟时采摘,剥取外果皮,晒干。
生境分布
产广西。
形状
干燥成熟的外果皮,削成2~3厘米的螺旋状,有时呈带状及不规则的片状,厚1.5~2.5毫米。外表面黄色或棕黄色,有无数小窝点;内表面淡黄色乃至类白色,往往带有线形脉络。易折断,断面颗粒性。
化学成分
详"柠檬"条。
性味
①《陆川本草》:"酸辛,微温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味微苦,性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陆川本草》:"疏滞、健胃,止痛。治郁滞腹痛、不思饮食。"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"行气,祛痰,健胃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龙胆草根
- 迷迭香
- 地骨皮
- 臂形草
- 朝鲜当归
- 金石溜
- 剑叶铁树
- 杜松
- 小金梅草
- 野鹅脚板
- 锯鲨翅
- 凤凰衣
- 三朵云
- 猴樟
- 丁香枝
- 凤凰木
- 刺瓜
- 细梗胡枝子
- 粘人草
- 米碎木皮
- 波叶紫金牛
- 何首乌
- 鸡爪风
- 大管
- 九节风
- 半边藕
- 景天三七
- 西藏鸡爪草花
- 天泡子
- 葱须
- 小花琉璃草
- 山砂姜
- 白豆蔻壳
- 苹婆
- 蓬子菜
- 天竺黄
- 大瓦韦
- 金钗凤尾蕨
- 岩黄连
- 巴豆油
- 海金沙
- 蒲黄滓
- 小白花苏
- 大叶凤仙花
- 多穗石柯果
- 尖连蕊茶根
- 紫薇皮
- 一支箭
- 玉簪花
- 水芦荻根
- 十萼茄
- 羊肉
- 小花八角枫
- 蠵龟筒
- 川榛
- 姜皮
- 大麦泡
- 红管药
- 大脚菇
- 乌木屑
- 阴香皮
- 天葵子
- 满天星
- 向日葵
- 八目鳗
- 崖姜
- 陈芥菜卤汁
- 鸡爪花
- 苦菜
- 兜兰
- 寒水石
- 赤小豆花
- 红楠
- 青鱼胆
- 梧桐
- 南鹤虱
- 蚍子草
- 狸尾草
- 白云瓜梗
- 枸橘刺
- 新疆藜芦
- 夜关门
- 冷饭果叶
- 旱冬瓜
- 地茄子
- 红须须
- 榄李树汁
- 刺蓬花
- 佛葵
- 雀头血
- 野苦梨根
- 辣蓼
- 金丝刷
- 炮仗筒
- 石耳
- 止血丹
- 石蛇
- 矩镰荚苜蓿
- 老君须
- 藏绵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