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萼茄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十萼茄
别名
猫耳草、红丝线、钮扣子、血见愁
来源
茄科红丝线属植物双花红丝线Lycianthes biflora (Lour.) Bitt.,以叶和全株入药。夏秋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涩,凉。
功能主治
祛痰止咳,清热解毒。叶:咳嗽气喘;全株:狂犬病,外用治疔疮红肿,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叶0.5~1两,水煎服或煮鸡蛋服。全株外用,鲜品适量,捣烂外敷。
注意
勿擦伤口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东瘤足蕨
- 甘西鼠尾
- 海虾壳
- 菥蓂子
- 雪里开
- 灰叶南蛇藤
- 福建排草
- 金狮藤
- 川楝子
- 信石
- 石芥菜
- 过山消根
- 土连翘
- 石楠
- 地肤子
- 雪梨膏
- 九头狮子草
- 诃子核
- 婆罗门皂荚
- 凹瓦韦
- 桃枝
- 鹄绒毛
- 异木患
- 黄蜀葵茎
- 荷叶蒂
- 地骷髅
- 蒿雀
- 降真香
- 圆萼刺参
- 毛水苏
- 马铃根
- 橘络
- 荠薴
- 香芋
- 大黄
- 十八症
- 金花菜
- 金丝桃
- 接气草
- 枇杷花
- 野木瓜果
- 肉桂叶
- 西伯利亚蓼
- 鱼鳔
- 砖子苗
- 核子木
- 梅花参
- 污毛粗叶木
- 番石榴叶
- 刺葡萄根
- 河豚鱼肝油
- 尾花细辛
- 草木王
- 山茱萸
- 地红子根
- 柠檬桉树脂
- 南牡蒿
- 牛胞衣
- 眼睛草
- 野灯草
- 糠油
- 臭常山
- 三果木皮
- 普贤菜
- 赤阳子
- 降龙草
- 淡菜
- 刺藦苓草
- 猴骨
- 落葵
- 大叶马尾连
- 玫瑰茄
- 椿叶
- 火把花
- 糖橘红
- 蓝花绿绒蒿
- 东北羊角芹
- 黄毛山牵牛
- 血苋
- 石米
- 脱力草
- 石韦根
- 山蛩虫
- 褐盖肉齿菌
- 蓖麻
- 密花美登木
- 盘龙七
- 野木鱼
- 姜皮
- 蓝花茶
- 鹰嘴爪
- 大叶白纸扇
- 罗盖叶
- 九香虫
- 漂摇豆
- 鸭嘴癀
- 滇姜三七
- 华风车子叶
- 小果卫矛
- 九管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