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苦梨根
《*辞典》:野苦梨根
拼音注音
Yě Kǔ Lí Gēn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。秋后采。
原形态
半常绿灌木。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椭圆形、狭椭圆形,长2.5~4.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短渐尖,有小突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下面密生黄白色软茸毛,叶柄长约4毫米。复伞房花序顶生于侧枝,花小,花梗密生平贴绒毛;萼5裂,密被平贴绒毛;花瓣5,广倒卵形,红紫色;雄蕊多数;子房下位,柱头2。梨果红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阴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苦,凉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消肿,解毒。
复方
治红肿恶毒:鲜野苦梨根皮,捣烂包患处,未溃者全包,已溃者留头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接骨丹
- 石莽草
- 蛇含石
- 芋
- 胡萝卜
- 云南美登木
- 野茶子
- 水边指甲花
- 木鳖子
- 沙漏芦
- 小飞扬草
- 鹅臎
- 偷筋草
- 水金凤茎叶
- 绿花独活
- 娃娃拳
- 棉籽
- 地肤子
- 千叶独活根
- 醍醐
- 红门兰
- 藏菌陈
- 纤花耳草
- 橘饼
- 东莨菪
- 水茄
- 水黄
- 水塔花叶
- 扁担藤
- 苤蓝叶
- 熊骨
- 深红龙胆
- 悬钩根
- 星色草
- 银兰
- 狗狗秧
- 狭叶瓦韦
- 茶花
- 水绵
- 荠苎
- 木天蓼
- 矩叶酸藤果
- 杧果叶
- 三爪金龙
- 红马蹄草
- 羊屎条叶
- 丝瓜根
- 旋花苗
- 三分三
- 沙冬青
- 美登木
- 美商陆
- 水石油菜
- 实葫芦
- 槠子皮叶
- 朴消
- 纤冠藤
- 腰子草
- 擘蓝
- 华东瘤足蕨
- 红靛
- 土蜂子
- 水慈姑
- 白苞筋骨草
- 秋海棠茎叶
- 南板蓝根
- 青荚叶茎髓
- 苦瓜花
- 赤翅蜂
- 石香葇
- 水黄杨木
- 舌状蜈蚣藻
- 夏至草
- 梨木皮
- 山野豌豆
- 猫儿屎果
- 白花菜子
- 红紫苏
- 土沉香
- 柚花
- 水团花
- 玉簪叶
- 蔷薇根
- 红直当药
- 米面蓊叶
- 野鸦椿子
- 砂生槐
- 石鲫
- 满山红油
- 娘娘菜
- 土贝母
- 佛手柑
- 红天葵
- 红千层
- 兔肉
- 纤齿卫矛
- 厚皮香花
- 山楂核
- 铁草鞋
- 羊肚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