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刷
《中华本草》:金丝刷
拼音注音
Jīn Sī Shuā
别名
金刷把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梅衣科植物金丝刷的地衣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thariella cladonioides(Nyl.)Krog[Chlorea cladonioides Nyl.]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,去除杂质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地衣体呈松散的灌丛状,坚硬,直立或倾斜,高5-7cm,近末梢处呈橘红色、金锈色,无光泽,基部污白色至土黄色,枝体棱柱状,主校长0.2-lcm,基部直径1-1.5mm,次生小枝长1-1.5mm,直径lmm,末梢尖锐,表面具纵向的棱脊,具光泽,多呈二叉分枝式,稠密丛生,纤细的枝端有时具粉芽。子囊盘圆盘状,侧生于分枝上;托缘全缘,常生有小分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多生于高山树枝和灌木枝干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地衣体灌丛型。分枝开展,呈垫状,橘红色、土红色或土褐色。主枝长约1cm,次生小枝顶端渐尖,有时呈钩状。皮层具褶皱、裂纹和小疣,表面有脊状网格,分枝上部皮层不全,有时具粉芽。中轴浅白色。
化学成分
地衣体含降斑点酸(norstictic acid),黑茶渍素(atranorin),赤星衣酸(haematommic acid),β-苔黑酚酸甲酯(methyl β-orcinolcarboxylate),其中后两者可能为黑茶渍素的分解产物。
性味
苦;性平
归经
心;肝经
功能主治
安神;平肝;活血;敛疮。主失眠;癫痫;眩晕;跌打损伤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外用:适量,研粉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猫头
- 金丝矮陀陀
- 刀豆根
- 带叶报春花
- 金盏菊花
- 菊花暗消
- 尖尾风
- 黑皮青木香
- 红云草
- 金缕梅
- 蓟罂粟根
- 金沸草
- 败酱草
- 秋鼠曲草
- 鳍蓟
- 金珠柳
- 金挖耳根
- 箐跌打
- 绞股蓝
- 荚蒾子
- 金光菊
- 绛梨木子
- 金橘根
- 茜草茎
- 角果木子油
- 见血封口
- 金凤毛
- 球果藤
- 小扁草
- 红半边莲
- 酱瓜
- 金发草
- 大金刀
- 金兰
- 小喇叭
- 荆芥
- 倒挂金钩
- 接气草
- 绛梨木
- 金星蕨
- 小花黄堇
- 金线草根
- 滇南千里光
- 蒟蒻
- 红丝线
- 金丝带
- 尖槐藤
- 紫弹树叶
- 丁香树皮
- 海鳗头
- 秋葵
- 蕨麻草
- 气桐子
- 蒟酱
- 茄稞虫
- 茳芒决明
- 金石斛
- 毛八角枫
- 女贞子
- 庵闾
- 芥子
- 单体蕊黄芪
- 车前子
- 冬葵叶
- 大叶香薷
- 建兰根
- 枪乌贼
- 角果木
- 冬瓜
- 江南桤木
- 羌活鱼
- 蚂蚁花根
- 金剪刀
- 小儿腹痛草
- 结香
- 橘红
- 鸡脑
- 大马蹄蕨
- 曲花紫堇
- 金槐
- 江西金钱草
- 尖顶地星
- 芡实根
- 姜花果实
- 矮柳穿鱼
- 大金钱草
- 绢毛木姜子
- 见血住
- 荠苨苗
- 大花活血丹
- 罗汉松根皮
- 千层楼
- 桤木枝梢
- 羊七莲
- 建兰花
- 棘胸蛙
- 金果榄
- 菅
- 金丝杜仲
- 红川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