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鼠狼
《*辞典》:黄鼠狼
拼音注音
Huánɡ Shǔ Lánɡ
别名
青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金星蕨科植物肿足蕨的全株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60米。根状茎长而攒走,密被线状披针形的棕色鳞片。叶近生,草质,两面有密柔毛;叶柄长10~25厘米,稻秆色,基部密被大形红棕色鳞片;叶片卵状五角形,长10~25厘米,宽和长相等,4回羽裂;羽片有柄,基部一对最大;羽轴下侧的小羽片较上侧的为大;末回裂片圆头,全缘或呈波状,裂片上的侧脉单一。孢子囊群大形,生于侧脉中部;囊群盖大,圆肾形或马蹄形,有密柔毛。
生境分布
生于石灰岩上或砖墙上。分布长江以南各地。
性味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性凉,味苦涩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治痢疾,黄水疮,刀伤出血。
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清火,拔毒,止血,生肌。治疮毒,刀伤出血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全株,治红白痢。"
复方
①治疮毒:鲜黄鼠狼叶、茎,捣烂包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刀伤出血或黄水疮:鲜黄鼠狼根茎上的鳞片,敷患处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中间骨牌蕨
- 张公鱼
- 白毛草
- 黑鹅脚板
- 骨节草
- 盾叶薯蓣
- 钝叶蔷薇
- 小山稔
- 小杉藻
- 松鼠
- 小柿子叶
- 下田菊
- 海蚯蚓
- 小山豆根
- 盐匏藤
- 小果皂角
- 滇南千里光
- 小果排草
- 火秧竻叶
- 小无心菜
- 鬼灯笼根
- 小团叶根
- 小儿腹痛草
- 小叶云实
- 小乌泡
- 玉蜀黍根
- 黄花夹竹桃
- 小报春花
- 石蟾蜍
- 鲤鱼目
- 香石藤叶
- 马兜铃
- 小垂头菊
- 小朴松实
- 鳡鱼
- 小广藤
- 红直当药
- 红花鹅掌柴
- 小五彩苏
- 小喇叭
- 千金子
- 小叶小羽藓
- 小构树叶
- 小扁豆
- 小果野葡萄藤
- 黄皮叶
- 小果蕗蕨
- 马桑
- 小天冬
- 小扁豆根
- 小漆树
- 大苦草
- 狗肝菜
- 小天蒜
- 小乌泡根
- 小发散
- 小伸筋草
- 小柳拐
- 小万年草
- 小大黄
- 小六月寒
- 小旋鸡尾
- 小千金
- 小升麻
- 小棕皮头
- 小檗
- 小棕包
- 小儿血参
- 小叶柳
- 小地松
- 小果千金榆
- 小朝天罐
- 小果倒地铃
- 小九头狮子草
- 小悬钩子
- 小接筋草
- 小梾木
- 高梁泡叶
- 小叶榕
- 小叶鼠李
- 阳桃叶
- 小人参
- 小凤尾草
- 小叶凤凰尾巴草
- 小叶枇杷
- 小叶蛇总管
- 小地柏
- 小扁草
- 小毛香
- 小叶莲
- 小叶昏鸡头
- 云母
- 小叶薄荷
- 小松藻
- 小叶眼树莲
- 小叶罗汉松
- 小叶桑
- 小叶金鸡尾巴草
- 小叶金老梅
- 小口小金发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