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菜
《*辞典》:费菜
拼音注音
Fèi Cài
别名
养心草、倒山黑豆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(《湖南药物志》),七叶草(《闽东本草》),晏海豆丬、回生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,血草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费菜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肉质草本。根状茎粗而木质。茎直立,高15~40厘米,圆柱形,无毛。叶互生,倒卵形,或长椭圆形,长2.5~5厘米,宽5~12毫米,中部以上最广,先端稍圆,基部楔形,边缘近先端处有齿牙,几无柄。聚伞花序顶生,疏松;萼片5,披针形,钝头;花瓣5,橙黄色,披针形,锐头;雄蕊10,几与花瓣等长;鳞片小;雌蕊5,离生,较雄蕊稍长。蓇葖果星芒状开展,带红色或棕色。种子倒卵形,褐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岩上或河沟坡上。分布我国北部、中部。
性味
酸,平。
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酸。"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酸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、脾三经。"
功能主治
活血,止血,宁心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咳血,吐血,便血,心悸,痈肿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抑肝宁心,清血热,疗心悸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破血,活血,凉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1~2两),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闽东本草》:"肠胃虚弱,大便溏薄者忌用。"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㈠鲜费菜全草二两、(根三至四钱)。煎水去渣,甜酒调服;㈡鲜费菜茎、叶适量。切碎捣烂,稍加酒糟捣和,敷于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②治肺结核咯血不止:鲜费菜叶一至二两。冷开水洗净,阴干,分二至三次服,每次取叶数片,放在口内咀嚼。开水送服;或鲜费菜叶七片,冰糖一两,放在口内咀嚼,开水送下。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咳血,吐血,鼻衄,齿衄:鲜费菜全草三两。水煎服,或捣烂加开水擂汁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大肠出血:鲜费菜一两。炖酒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⑤治刀伤、火伤、毒虫刺伤:费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癔病或心悸亢进:鲜费菜二两,蜂蜜二两,猪心一个(不剖削,保留内部血液)。置磁罐内,将费菜团团塞在猪心周围,勿令倒置,再加蜂蜜冲入开水,以浸没为度。放在锅内炖熟,去费菜,分二次食尽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⑦治痈肿:费菜全草。捣烂敷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⑧治高血压、心烦面红:鲜费菜全草二两。水煎,酌加蜂蜜调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赤地榆
- 化香树叶
- 矩圆石韦
- 红皮
- 灰钉
- 白鸭肉
- 粤万年青
- 虫牙药
- 柑皮
- 铁脚威灵仙叶
- 山丹花
- 乌药叶
- 山桂花
- 梓叶
- 竹叶莲
- 荠菜
- 蜗牛
- 紫云英子
- 量天尺
- 楮皮间白汁
- 儿茶
- 刺齿凤尾蕨
- 石楠
- 蓖麻子
- 小黑牛
- 铁草鞋
- 玄精石
- 环纹苦乳菇
- 芨芨草
- 匙羹藤
- 角翅卫矛果
- 虎掌草
- 七里香
- 美人蕉根
- 鲨鱼心
- 红帽顶
- 猪脬
- 辣蓼草
- 万丈深
- 葛上亭长
- 香血藤
- 川党参
- 华泽兰
- 角盘兰
- 四大天王
- 肾经草
- 琉璃枝
- 猴骨
- 鸡肠狼毒
- 花皮胶藤
- 带鱼
- 紫铜矿
- 松萝
- 台湾榕
- 铜棒锤
- 鹅绒藤
- 红叶藤
- 裂叶秋海棠
- 三消草
- 荚蒾子
- 使君子根
- 麦撇花藤
- 乌蔹莓
- 萆薢
- 粳谷奴
- 马牙七
- 丝瓜花
- 簕欓
- 蜣螂
- 石刁柏
- 柠条籽
- 刷把草
- 枫香树根
- 峨参
- 竹节海棠
- 腐婢
- 葡萄藤叶
- 天竺黄
- 蚌兰叶
- 短穗兔耳草
- 紫花一炷香
- 上天梯
- 斩龙草
- 血参
- 止血扇菇
- 小茅香
- 金剪刀草
- 山油麻
- 貂尾
- 南天竹根
- 柳杉
- 狼油
- 矮人陀
- 文殊兰果
- 雪猪油
- 岗松
- 栗毛球
- 礜石
- 一点血
- 饿蚂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