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菜
《*辞典》:费菜
拼音注音
Fèi Cài
别名
养心草、倒山黑豆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(《湖南药物志》),七叶草(《闽东本草》),晏海豆丬、回生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,血草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费菜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肉质草本。根状茎粗而木质。茎直立,高15~40厘米,圆柱形,无毛。叶互生,倒卵形,或长椭圆形,长2.5~5厘米,宽5~12毫米,中部以上最广,先端稍圆,基部楔形,边缘近先端处有齿牙,几无柄。聚伞花序顶生,疏松;萼片5,披针形,钝头;花瓣5,橙黄色,披针形,锐头;雄蕊10,几与花瓣等长;鳞片小;雌蕊5,离生,较雄蕊稍长。蓇葖果星芒状开展,带红色或棕色。种子倒卵形,褐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岩上或河沟坡上。分布我国北部、中部。
性味
酸,平。
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酸。"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酸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、脾三经。"
功能主治
活血,止血,宁心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咳血,吐血,便血,心悸,痈肿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抑肝宁心,清血热,疗心悸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破血,活血,凉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1~2两),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闽东本草》:"肠胃虚弱,大便溏薄者忌用。"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㈠鲜费菜全草二两、(根三至四钱)。煎水去渣,甜酒调服;㈡鲜费菜茎、叶适量。切碎捣烂,稍加酒糟捣和,敷于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②治肺结核咯血不止:鲜费菜叶一至二两。冷开水洗净,阴干,分二至三次服,每次取叶数片,放在口内咀嚼。开水送服;或鲜费菜叶七片,冰糖一两,放在口内咀嚼,开水送下。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咳血,吐血,鼻衄,齿衄:鲜费菜全草三两。水煎服,或捣烂加开水擂汁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大肠出血:鲜费菜一两。炖酒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⑤治刀伤、火伤、毒虫刺伤:费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癔病或心悸亢进:鲜费菜二两,蜂蜜二两,猪心一个(不剖削,保留内部血液)。置磁罐内,将费菜团团塞在猪心周围,勿令倒置,再加蜂蜜冲入开水,以浸没为度。放在锅内炖熟,去费菜,分二次食尽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⑦治痈肿:费菜全草。捣烂敷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⑧治高血压、心烦面红:鲜费菜全草二两。水煎,酌加蜂蜜调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辫子草根
- 雪人参
- 飞蛾树
- 青桐翠木
- 香樟果
- 刺葡萄
- 贝齿
- 雪胆
- 香樟
- 青木香
- 粉萆薢
- 橙耳
- 榧根皮
- 蝮蛇蜕皮
- 雪兔
- 雪见草根
- 矮脚罗伞
- 鸭血
- 香橼
- 黑皮青木香
- 萆薢
- 鞭叶铁线蕨
- 脾寒草
- 雪猪油
- 黄鲴鱼
- 黄鳝
- 青麸杨根
- 香加皮
- 鳙鱼头
- 雄鸡口涎
- 雪山林
- 鹰不泊
- 肺形草
- 鸦葱
- 鲱鱼
- 青头菌
- 香橼露
- 败酱
- 雪药
- 青蛙胆
- 雀榕根
- 鮧鱼尾
- 逼血雷
- 青葙
- 黑芝
- 薜荔汁
- 麒麟吐珠
- 飞龙掌血叶
- 雪参
- 粗糠柴
- 飞天蠄蟧
- 香草兰
- 鼻血草
- 香叶树
- 青海马尾连
- 青溪鳞毛蕨
- 青粱米
- 蝮蛇脂
- 青蛙
- 青羊胆
- 鼻血雷
- 鸜雉
- 肥荚红豆
- 黑顶卷柏
- 雪上一枝蒿
- 雀瓮
- 香柏
- 黄裙竹荪
- 福建柏
- 鸭嘴癀
- 鳖血
- 剑皮树菌
- 青蟹
- 鳕鱼鳔
- 苞叶木
- 香木菌桂
- 黑石珠
- 鸦椿卫矛
- 飞扬草
- 蚌泪
- 青刺尖
- 鱼翅
- 薄叶棘豆
- 鳖脂
- 青果
- 雄黄
- 雄黄兰
- 青竹标根
- 黄麻叶
- 蝙蝠葛
- 遍山红
- 鸊鷉
- 青蒿囊虫
- 蜂蜜树
- 风车儿
- 鸭跖草
- 败酱草
- 白花柴
- 香水塔花
- 黑心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