费菜
《*辞典》:费菜
拼音注音
Fèi Cài
别名
养心草、倒山黑豆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马三七、白三七、胡椒七(《湖南药物志》),七叶草(《闽东本草》),晏海豆丬、回生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,血草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《救荒本草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费菜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肉质草本。根状茎粗而木质。茎直立,高15~40厘米,圆柱形,无毛。叶互生,倒卵形,或长椭圆形,长2.5~5厘米,宽5~12毫米,中部以上最广,先端稍圆,基部楔形,边缘近先端处有齿牙,几无柄。聚伞花序顶生,疏松;萼片5,披针形,钝头;花瓣5,橙黄色,披针形,锐头;雄蕊10,几与花瓣等长;鳞片小;雌蕊5,离生,较雄蕊稍长。蓇葖果星芒状开展,带红色或棕色。种子倒卵形,褐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岩上或河沟坡上。分布我国北部、中部。
性味
酸,平。
①《救荒本草》:"味酸。"
②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酸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心、肝、脾三经。"
功能主治
活血,止血,宁心,利湿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咳血,吐血,便血,心悸,痈肿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抑肝宁心,清血热,疗心悸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破血,活血,凉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(鲜者1~2两),外用:捣敷。
注意
《闽东本草》:"肠胃虚弱,大便溏薄者忌用。"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㈠鲜费菜全草二两、(根三至四钱)。煎水去渣,甜酒调服;㈡鲜费菜茎、叶适量。切碎捣烂,稍加酒糟捣和,敷于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②治肺结核咯血不止:鲜费菜叶一至二两。冷开水洗净,阴干,分二至三次服,每次取叶数片,放在口内咀嚼。开水送服;或鲜费菜叶七片,冰糖一两,放在口内咀嚼,开水送下。(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咳血,吐血,鼻衄,齿衄:鲜费菜全草三两。水煎服,或捣烂加开水擂汁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④治大肠出血:鲜费菜一两。炖酒吃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⑤治刀伤、火伤、毒虫刺伤:费菜全草捣烂敷伤处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癔病或心悸亢进:鲜费菜二两,蜂蜜二两,猪心一个(不剖削,保留内部血液)。置磁罐内,将费菜团团塞在猪心周围,勿令倒置,再加蜂蜜冲入开水,以浸没为度。放在锅内炖熟,去费菜,分二次食尽。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
⑦治痈肿:费菜全草。捣烂敷患处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⑧治高血压、心烦面红:鲜费菜全草二两。水煎,酌加蜂蜜调服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伤药
- 丝瓜络
- 沙冬青
- 化橘红
- 天青地白
- 牛奶树
- 云实
- 白颖苔草
- 海龙
- 大叶马尾连
- 黄荆叶
- 佛甲草
- 云南小草蔻
- 芒刺复叶耳蕨
- 橄榄仁
- 大叶千斤拔根
- 云木香
- 鸬鹚(鸬鹚)
- 木椒根
- 豺皮樟根
- 大叶苣荬菜
- 黄唇鱼鳃
- 点地梅
- 玉米须
- 赛北紫堇
- 木天蓼
- 草金杉
- 苍条鱼鳖
- 球衣藻
- 油茶叶
- 三棱
- 岩葱
- 桑椹
- 草威灵
- 新疆卫矛
- 刺玫果
- 刺藜
- 小地松
- 金顶蘑
- 功劳叶
- 小米草
- 鱼虱子
- 小寸金黄
- 草乌叶
- 肥猪苗
- 赤芍药
- 山辛夷
- 臭蒿
- 树茭瓜
- 倒爪草
- 大叶钩藤
- 印度菩提树皮
- 土百部
- 黄花堇菜
- 鸡爪芹
- 粟米草
- 木馒头
- 吊岩风
- 金刚散
- 通骨消茎叶
- 红果冬青
- 笑靥花
- 单花山竹子
- 樱桃水
- 柳叶蒿
- 米仔兰
- 山小橘
- 水桐木
- 豹子眼睛果
- 冬里麻
- 仙鹤草
- 桃树胶
- 木大力王
- 石苁蓉
- 落葵花
- 金橘露
- 何首乌
- 蒴藋赤子
- 凤尾兰
- 秋木瓜
- 火秧竻蕊
- 芒萁骨根
- 垂花香薷
- 六方藤
- 蒲公英
- 大飞天蜈蚣
- 南藤
- 贯众
- 猕猴肉
- 柳叶亚菊蒿
- 芒种花
- 寄生黄
- 日中花
- 山核桃仁
- 水黄连
- 松树梢
- 毛叶楼梯草
- 花皮胶藤
- 猪蓼子草
- 檀香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