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山虎
《*辞典》:爬山虎
拼音注音
Pá Shān Hǔ
别名
爬墙虎、飞天蜈蚣、假葡萄糖、捆石龙、枫藤
英文名
Japanese Creeper Stem
来源
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(Sieb. Et Zucc.)Planch.的茎。落叶前采茎,切段晒干,根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落叶灌木。树皮有皮孔,髓白色。枝条粗壮,卷须短,多分枝,顶端有吸盘。叶互生,花枝上的叶宽卵形,长8~18cm,宽6~16cm,常3裂,或下部枝上的叶分裂成3小叶,幼枝上的叶较小,常不分裂。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,长4~8cm,较叶柄短;花5数;萼全缘;花瓣顶端反折,子房2室,每室有2胚珠。浆果小球形,熟时蓝黑色。花期6月,果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多攀援于岩石、大树或墙壁上。产于辽宁、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叶含矢车菊素(cganidin)。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,活血解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爬山虎
拼音注音
Pá Shān Hǔ
别名
假葡萄藤、走游藤、飞天蜈蚣、枫藤、爬墙虎、地锦
来源
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(Sieb. et Zucc.) Planch.,以根和茎入药。落叶前菜茎,切段晒干备用,根全年可采。
性味
甘、涩,温。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,活血解毒。用于风湿关节痛;外用治跌打损伤,痈疖肿毒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,水煎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根皮捣烂,酒调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翠雀花
- 微毛柃
- 樟木子
- 沼生柳叶菜
- 鹅血
- 石楠
- 粃壳草
- 猬心肝
- 鹅肠菜
- 复叶披麻草根
- 瓶蕨
- 胖树根
- 藨寄生
- 大避债蛾
- 蓬莪术
- 粘毛鼠尾草果
- 砒霜
- 萍蓬草根
- 绢毛木姜子
- 大叶菜
- 鸭公藤
- 苦木叶
- 白活麻
- 叶上果根
- 水黄杨木
- 锡兰肉桂
- 野苏麻
- 牡丹花
- 野黄瓜
- 苎麻皮
- 雷丸
- 盐蛇
- 蒲黄
- 绿萼梅
- 乌药花
- 马蹄荷
- 珠果黄紫堇
- 枇杷叶露
- 关白附
- 狗齿
- 獐髓
- 海蕴
- 地钱
- 虫牙药
- 白石脂
- 铜罗伞
- 豌豆七根
- 樟脑
- 鳑魮鱼
- 贴骨散
- 梧桐
- 半边苏
- 三叶崖爬藤
- 藏荆芥
- 老鼠刺
- 小果倒地铃
- 地锦苋
- 薇籽
- 小花吊兰
- 白子菜
- 阔叶赤车使者
- 蓬子菜
- 红皮
- 地盘松球
- 草牡丹
- 蘽根
- 白茅根
- 云南红豆蔻
- 土贝母
- 野烟叶
- 红楠
- 木芙蓉
- 刺玫果
- 一枝蒿
- 合欢皮
- 栓皮栎
- 大黄茎
- 苏铁叶
- 含羞草根
- 火焰兰
- 野木瓜果
- 贝母兰
- 腊梅
- 毛野丁香叶
- 红牛尾七
- 有柄石韦
- 广东升麻
- 索骨丹
- 臭梧桐
- 水苦荬
- 列当
- 玉蜀黍根
- 黄荆
- 桃枝
- 天韭
- 岩豆根
- 胭木
- 石菖蒲花
- 神仙掌花
- 高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