爬树龙
《中华本草》:爬树龙
拼音注音
Pá Shù Lónɡ
别名
三爪龙、三角枫、马龙头叶、飞蜈蚣、红三角枫、大叶绿葡萄、小爬树龙。
英文名
Root or stem of Climbing Rhaphidophora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菱叶崖爬藤和支南崖爬藤的根或藤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etrastigma triphyllum (Gagnep.)W.T.Wang [T.yunnanense Gagnep.var.triphyllum Gagnep.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秋、冬采收,洗净,切片,鲜用呀晒干。
原形态
1.菱叶崖爬藤 木质藤本。小枝疏被短柔毛;卷须长达3-4cm,约有10条分枝,分枝螺旋状弯曲,顶端膨大。三出复叶互生;总叶柄长2-10cm,疏被短柔毛,后变无毛;小叶片纸质,菱状椭圆形、宽卵形或菱状卵形,长4.5-10cm,宽3.5-6cm,先端短渐尖或急关,基部宽楔形,边缘常稍呈波状,有小锯齿,中央小叶具短柄,侧生小叶较小,偏斜;侧脉约5对。聚伞花序伞状排列,直径2-3cm,分枝有短柔毛;雌花直径约5mm,无毛;花萼浅盘状;花瓣4,狭卵形,长约2.5mm,外面无毛;退化雄蕊长约0.3mm;雌蕊卵形,柱头4裂。浆果球形,直径约8mm。2.云南崖爬藤 本品与菱叶崖爬藤的区别在于:叶片草质,小技和叶均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300-2700m的山地林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云南。2.分布于云南西部。
性味
辛;温
功能主治
祛风湿;散瘀肿;续筋骨。主风湿关节炎;跌打瘀肿;骨折;烧伤;痈疮红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末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活血散瘀,除湿止痛。2.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接骨消肿,清热解毒,止血止痛,镇咳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爬树龙
拼音注音
Pá Shù Lónɡ
别名
过山龙、过江龙、青竹标、金草箍、麒麟叶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天南星科植物下延崖角藤的根、茎。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本质攀援藤本,长达8米。茎绿色,粗大,节处生根。叶大,长圆形,长40~50厘米,宽30~35厘米,羽状深裂通常几达中脉。肉穗花序无柄,圆柱形,长约20厘米,外托一白色大型佛焰苞片,苞片常脱落。
生境分布
生于阴湿密林中,岩上或大树上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淡,温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苦麻,寒。"
功能主治
活血散瘀,除湿,消肿。治骨折,跌打损伤,只湿性腰腿痛,痈疖疮肿,感冒,咽喉肿痛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活血散瘀,除湿止痛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接骨消肿,清热解毒,止血止痛,镇咳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骨折,跌打劳伤,枪伤:鲜过山龙,捣烂外敷或用根末调鸡蛋清外包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②治蛇咬伤,痈疮疖肿:鲜爬树龙,捣敷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③治感冒,四肢酸痛,流行性乙型脑炎,风湿性腰腿痛:过山龙五钱至一两,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④治小儿百日咳,咽喉肿痛:爬树龙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鹅掌楸
- 龙牙草根
- 榔榆皮
- 防己
- 峨眉紫金牛
- 瓦松
- 锈毛旋蒴苣苔
- 番石榴皮
- 牛口涎
- 长叶实蕨
- 猪肺
- 都拉
- 榧花
- 光棍草
- 关苍术
- 铜罗汉
- 福参叶
- 刚毛尖子木
- 艾虎
- 光决明
- 鸭脚蓼
- 光肺筋草
- 刚毛香茶菜
- 福建柏
- 榧子
- 光风轮菜
- 公母草
- 枫香树皮
- 黄木耳
- 羊肚菌
- 功劳子
- 光叶密花豆
- 光枝勾儿茶
- 光亮密网蕨
- 古钮菜
- 岗柃叶
- 光叶巴豆树
- 光叶水苏
- 枫香树叶
- 方榄
- 光梗丝石竹
- 蓖麻油
- 浮海石
- 光头稗子
- 光里白
- 光果南蛇藤
- 勾儿茶
- 光叶海桐根
- 独角牛
- 公鸡头叶
- 光叶石楠
- 光叶山黄麻
- 鸡子壳
- 光慈姑
- 滑背草鞋根
- 铜锤草根
- 方叶五月茶
- 返顾马先蒿
- 割舌罗
- 光背杜鹃
- 岗柃
- 光刺兔唇花
- 蟾酥
- 番石榴干
- 番石榴果
- 光素馨
- 方儿茶
- 光杆琼
- 蝴蝶花
- 牛藤
- 铁树
- 旱芹
- 杨枸花
- 红果参
- 鹿心草
- 蒙疆苓菊
- 剪夏罗根
- 蒲葵
- 一叶萩
- 猴樟果
- 桃仁
- 牛黄
- 猪毛草
- 紫草
- 见血清
- 桃子
- 小棕包
- 天青地白
- 安龙香科科
- 金丝矮陀陀
- 苦油木
- 灵砂
- 鼠舌草
- 长梗玄参
- 钓鱼秆
- 淡花当药
- 毛木耳
- 红帽顶
- 四季青
- 蜈蚣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