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耳枫根
《中华本草》:牛耳枫根
拼音注音
Niú ěr Fēnɡ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alyx-shaped Daphniphyllum
出处
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右采,挖根,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牛耳枫 常绿灌木,高1-5m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3-15cm;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10-15cm,宽3.5-9cm,先端钝或近圆形,有时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边缘背卷,上面绿色,背带粉绿,有白色细小乳头状突起;侧脉明显。总状花序腋生;单性,雌雄异株;花小,无花瓣,花被萼状,宿存;雄花花梗长1.2cm,花被片3-4,雄蕊9-10,长约4mm,花丝极短,药隔发达,大于花药;雌花花梗长约5-6mm,花被片同雄花;子房为不完全的2室,花柱短,柱头2分枝。核果卵圆形,长约1cm,被白粉,有种子1颗。花期4-6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丛中或小溪两岸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凉;小毒
归经
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化瘀;消肿止痛。主外感发热;咳嗽;咽喉肿痛;胁下痞块;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(鲜品加倍)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注意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孕妇忌服。
各家论述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治痨咳及热泻。外洗风湿骨痛,跌打后遗筋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牛耳枫根
拼音注音
Niú ěr Fēnɡ Gēn
出处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,随时可采,晒干,切片。
性味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微苦,平,无毒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涩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痨咳及热泻。外洗风湿骨痛,跌打后遗筋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注意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孕妇忌服。"
复方
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:牛耳枫鲜根五钱至一两,或干根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藤根
- 海盘车
- 矮脚苦蒿
- 鸭
- 橘络
- 鄂报春
- 鹿角胶
- 地朝阳
- 朱兰
- 桂枝
- 西伯利亚蓼
- 牛蒡
- 巴豆
- 黑皮青木香
- 褐粘褶菌
- 朝鲜当归
- 千金藤
- 麂肉
- 鹅绒藤
- 金鱼草
- 新疆羌活
- 菥蓂
- 长叶水麻
- 铁蕨鸡
- 贯众
- 止痢蒿
- 羊肉
- 布荆
- 海参内脏
- 牛心果
- 吴茱萸叶
- 黄皮根
- 伤寒草
- 银边吊兰
- 垂果南芥
- 紫金牛根
- 山樱桃核
- 红旱莲
- 粗叶卷柏
- 穿地龙
- 青海鸢尾子
- 重楼
- 栾樨
- 芸香
- 红半边莲
- 福参叶
- 排钱树
- 蒟蒻薯
- 聚叶虎耳草
- 烟筒花
- 大浮萍
- 番石榴树皮
- 土细辛
- 金刚藤
- 红毛草
- 路旁菊
- 橙叶
- 光决明
- 春花胡枝子
- 锯齿王
- 粉瘤菌
- 山薄荷
- 多裂独活
- 五指山参叶
- 澜沧扁担杆
- 红花月见草
- 红果冬青
- 黑龙串筋
- 假葡萄
- 黑升麻
- 樗白皮
- 凤仙根
- 竹叶吉祥草
- 球核荚蒾
- 长圆叶梾木枝叶
- 羊毛绒球蟹
- 金雀根
- 乌尼参
- 地沙
- 小杉藻
- 黄珠子草
- 钝叶蔷薇
- 金鸡脚
- 紫青藤根
- 滇绣球
- 铰剪藤
- 剪红纱花
- 毛药
- 墨地
- 韭根
- 拦路虎
- 老君须
- 杜鹃花果实
- 红毒茴
- 山黄皮
- 小过江龙
- 南瓜根
- 猪肉
- 蜜环菌
- 山藤藤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