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耳枫根
《中华本草》:牛耳枫根
拼音注音
Niú ěr Fēnɡ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alyx-shaped Daphniphyllum
出处
出自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皮楠科植物牛耳枫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.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iphyllum calycinum Bent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右采,挖根,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牛耳枫 常绿灌木,高1-5m。单叶互生,叶柄长3-15cm;叶片宽椭圆形至倒卵形,长10-15cm,宽3.5-9cm,先端钝或近圆形,有时急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边缘背卷,上面绿色,背带粉绿,有白色细小乳头状突起;侧脉明显。总状花序腋生;单性,雌雄异株;花小,无花瓣,花被萼状,宿存;雄花花梗长1.2cm,花被片3-4,雄蕊9-10,长约4mm,花丝极短,药隔发达,大于花药;雌花花梗长约5-6mm,花被片同雄花;子房为不完全的2室,花柱短,柱头2分枝。核果卵圆形,长约1cm,被白粉,有种子1颗。花期4-6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灌丛中或小溪两岸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凉;小毒
归经
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化瘀;消肿止痛。主外感发热;咳嗽;咽喉肿痛;胁下痞块;风湿骨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(鲜品加倍)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注意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孕妇忌服。
各家论述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治痨咳及热泻。外洗风湿骨痛,跌打后遗筋缩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牛耳枫根
拼音注音
Niú ěr Fēnɡ Gēn
出处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
来源
交让木科植物牛耳枫的根,随时可采,晒干,切片。
性味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微苦,平,无毒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涩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治痨咳及热泻。外洗风湿骨痛,跌打后遗筋缩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注意
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"孕妇忌服。"
复方
治感冒发热,扁桃体炎,脾脏肿大:牛耳枫鲜根五钱至一两,或干根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蒲圻贝母
- 白车轴草
- 小毛香
- 野牡丹根
- 一碗水
- 狸肉
- 诃子叶
- 巴豆叶
- 亮叶桦根
- 杜香
- 鹿角草
- 白毛草
- 美丽胡枝子根
- 云南野当归
- 豆蔻
- 草玉梅
- 鼻烟
- 仙鹤草根芽
- 菟葵
- 西藏点地梅
- 蜀葵苗
- 婆罗门皂荚
- 牛白藤根
- 胃寒草
- 细叶马料梢
- 豪猪肉
- 甲鱼头
- 大头橐吾
- 猴闼子
- 貒骨
- 星色草
- 蜻蜓
- 三角风
- 羊耳蒜
- 玛瑙
- 九牛薯
- 水曲柳
- 麝香草
- 鬼箭锦鸡儿
- 大管
- 蛤蚧
- 相思子根
- 苡芭菊
- 黄果茄
- 芦竹根
- 奴柘刺
- 仙鹤草
- 小万年草
- 麻鱼骨
- 红楠
- 鲫鱼脑
- 胡葱
- 柏子仁
- 茴香虫
- 糖芥
- 水牛角浓缩粉
- 沼泽念珠藻
- 大枣
- 白绒草
- 大蛇药
- 杉木油
- 杏香兔耳风
- 牛胆参
- 滇南杭子梢
- 椋子木
- 莺
- 八角茴香
- 省沽油根
- 灰凤梨
- 爆仗竹
- 红紫苏
- 金鸡纳
- 阳雀花根
- 毛花洋地黄
- 肉豆蔻衣
- 小红柳根
- 吉龙草
- 兜兰
- 九头草
- 条叶垂头菊
- 盾叶薯蓣
- 原羚角
- 野菰
- 小广藤
- 绿绒蒿
- 黄蜀葵
- 红半边莲
- 生姜
- 烟筒花
- 石见穿
- 滇海水仙花
- 杠木
- 高原点地梅
- 柳杉
- 白头翁花
- 海鳗卵
- 河豚目
- 叩头虫
- 崇澍蕨
- 绿萼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