焮麻
《中华本草》:焮麻
拼音注音
Xìn Má
别名
钱麻、红活麻、蝎麻、大荨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滇藏荨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rtica mairei Levl.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约1m。茎粗约5mm,密生或疏生刺毛和短柔毛,少分枝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3-8cm,疏生或密生刺毛和短柔毛;托叶每节2枚,合生,草质,褐色,长圆形或宽卵状长圆形,长10-15mm,先端钝,被微柔毛;叶片宽卵形,稀近心形或三角状卵形,长6-14cm,宽5-11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缺刻状的重牙齿或具多数有规则的小裂片,裂片近三角形,边缘有数枚细小牙齿,上面疏被刺毛和糙毛,下面疏生或密被刺毛和短柔毛或短粗毛,钟乳体点状;基出脉常5条,其上部1对伸达中部边缘。雌雄同株;雄花序生下部叶腋,雌花序生上部叶腋;花序圆锥状,展开,长过叶柄。雄花几乎无梗,退化雌蕊碟状,有柄;雌花近无梗。瘦果长圆状圆形,稍扁,长约1mm,有不明显的细疣点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000m的山谷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苦;辛;温;无毒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;解毒。主风湿痹痛;劳伤疼痛;疝痛;小儿惊风;吐乳;妇女产后体虚;水肿;皮肤瘙痒;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烂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肥皂核
- 鸡爪草
- 鹿衔草
- 猪肚
- 泡桐树皮
- 马蹄荷根
- 棕榈叶
- 丁香根
- 赤芍
- 八楞木
- 峨眉香科
- 大草乌
- 南瓜根
- 兰花根
- 红陈艾
- 细叶藤柑
- 竹实
- 入地金牛
- 荜茇根
- 糯米条
- 峨三七
- 贝子
- 短冠草
- 柏树叶
- 老枪谷叶
- 野芋实
- 桤木
- 薄荷脑
- 铁蕨鸡
- 珍珠莲
- 蚌壳草
- 鸡屎藤果
- 马蔺花
- 芦荟根
- 深山不出头
- 鱼鳔
- 蓝花子
- 南亚新木姜
- 狐胆
- 蓬莱葛
- 粘人花根
- 牛肺
- 蒲儿根
- 葫芦
- 马缨杜鹃
- 香菇
- 王瓜子
- 夹竹桃
- 蟾舌
- 苦蘵
- 防风草
- 九爪龙
- 大浮萍
- 鹅涎
- 银背藤
- 文冠果
- 黑塔子
- 青江藤
- 桉树果
- 猪屎豆
- 樟梨子
- 五味藤
- 紫檀
- 老枪谷子
- 驹胞衣
- 珍珠草
- 土瓜狼毒
- 鸡子壳
- 篦梳剑
- 舞草
- 粘毛黄花菍
- 薄荷露
- 鼋膏
- 苦木叶
- 接骨紫菀
- 金粉蕨
- 五爪龙
- 牛胆
- 鹿脂
- 蒙自木蓝
- 羊角草
- 红山药
- 龙须草
- 香青兰
- 鸡血七
- 草泽泻
- 垂盆草
- 麻妹条叶
- 刺栗子
- 肉半边莲
- 多裂独活
- 翡翠
- 高原点地梅
- 釜脐墨
- 龙珠
- 栝楼
- 欧李
- 光叶密花豆
- 灰树花
- 荭草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