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叶虎耳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心叶虎耳草
拼音注音
Xīn Yè Hǔ ěr Cǎo
别名
岩耳巴、反背红、红岩草、蒙自虎耳草、大虎耳草、心叶蒙自虎耳草
来源
虎耳草科心叶虎耳草Saxifraga mengtzeana Engl. et Irmsch. var. cordalifolia Engl. et Irmsch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微苦、辛,寒。有小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。主治麻疹高热,咳嗽,支气管炎,皮肤过敏,月经不调,产后腹痛。还可治吐血,咯血,外伤出血,中耳炎,乳腺炎,腮腺炎,湿疹,烫火伤,毒蛇咬伤,冻疮溃烂等症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,水煎服,红糖为引,或炖鸡吃。
注意
孕妇忌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粉绿藤
- 青蒿根
- 紫鸭跖草
- 白兰花
- 桑黄
- 小鱼仙草
- 蚌兰叶
- 血水草
- 鱼鳔
- 黄泥菜
- 蓖麻
- 绒白乳菇
- 石上柏
- 追骨风
- 昆布
- 黄杨木
- 虎爪
- 臭牡丹
- 石凉伞
- 胡杨
- 黄草乌
- 灰包
- 肿节风
- 天山花楸
- 金刚刺
- 胡子七
- 香樟叶
- 菊花黄连
- 卤碱
- 延胡索
- 红辣蓼
- 桃花
- 千金子霜
- 琴唇万带兰
- 铁罗汉
- 胡桃花
- 黄莲花
- 鸡翎草
- 血水草根
- 稻草
- 红丝线
- 红花锦鸡儿
- 箭杆七
- 紫红鞭
- 葛藟
- 珊瑚冬青
- 蜘蛛蜕壳
- 玛瑙
- 南五味子
- 青蒿露
- 臭茉莉叶
- 梅叶
- 野扇花果
- 龙州线蕨
- 箭杆杨
- 山玉兰
- 地沙
- 玉簪
- 扶芳藤
- 屎咕咕
- 黄花香
- 紫金莲
- 鹅掌揪根
- 石上开花
- 杜鹃兰
- 观音竹
- 三角草
- 金刚大
- 一叶荻
- 凤眼果树皮
- 柳叶
- 香樟果
- 粟芽
- 兔毛蒿
- 结香
- 梧桐
- 狗肾
- 花生衣
- 地笋
- 结血蒿
- 三台红花
- 兰花根
- 毛冬瓜叶
- 木莲果
- 母菊
- 杧果核
- 赛葵
- 棉子油
- 木瓜根
- 云南风车子
- 木槿花
- 木鳖子根
- 檰芽
- 木棉根
- 木半夏叶
- 木奶果
- 梅露
- 小罗伞
- 棉花壳
- 大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