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杉
《*辞典》:柳杉
拼音注音
Liǔ Shān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根皮。
原形态
柳杉,又名:长叶柳杉。
常绿大乔木,高可达60米。主干通直,枝条直立或向上生,小枝下垂。叶螺旋状着生,略呈5行排列,钻形,两侧扁,长1.2~2厘米,微向内弯曲,基部常展开,小枝基部的叶较小,长仅4~6毫米。雌雄同株;雄球花矩圆形,单生叶腋,雄蕊螺旋状着生,花丝极短,药呈三角状圆形;雌球花单生于枝顶,近球形,每珠鳞常具2胚珠,苞鳞与珠鳞合生,仅先端分离。球果近球形,直径1.2~2厘米;种鳞约20,楯形,木质,上部肥厚,先端具5~s尖齿,背面有1三角状突起(为苞鳞的先端),每种鳞有2种子。种子微扁,周围具窄翅。花期3~4月。果期10~11月。
生境分布
喜光,喜温暖湿润的气侯和酸性土壤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江西等地。在河南、长江下游和广东、广西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柳杉含0.12%扁柏双黄酮,同属植物日本柳杉的杉材含挥发油,其中含有δ-毕澄茄醇、β-桉叶醇、异柳杉醇、柳杉酮、隐海松酸和山达海松醇。
杉材的树脂中含有酚性双萜,名为杉树脂酚。
杉叶含柳杉素A、柳杉素B、榧双黄酮、金松双黄酮等双黄酮类化合物和栲利烯。
功能主治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治癣疮。鲜柳杉根皮(去栓皮)半斤。捣细,加食盐一两,开水冲泡,洗患处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柳杉
拼音注音
Liǔ Shān
别名
长叶柳杉、宝树、沙罗树、孔雀杉
来源
杉科柳杉属植物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.,以根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去栓皮,鲜用或晒干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解毒杀虫。用于癣疮。
用法用量
外用柳杉鲜根皮(去栓皮)半斤,捣烂,加食盐1两,开水冲泡,洗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柳杉
拼音注音
Liǔ Shān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杉科植物柳杉的根皮或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.[C.japonica(L.f.)D.Don var.sinensis Sied.]采收和储藏:根皮,全年均可采,去栓皮;树皮,春、秋采剥。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乔木,高达40m。胸围2m以上。树皮红棕色,裂成长条片脱落;大枝近轮生,平展或斜展;小枝细长下垂。叶钻形,长1-1.5cm,略向内弯曲,先端内曲,四边有气孔线;幼树及萌发枝的叶长达2.4cm。雄球花单生叶腋,长椭圆形,长约7cm。集生于小枝上部,成短穗状花序状;雌球花顶生短枝上。球果径1.2-2cm;种鳞20左右,上部具4-5(稀至7)短三角形裂齿,齿长2-4mm,苞鳞尖头长3-5mm,发育种鳞具2种子。种子褐色,近椭圆形,扁平,长4-6.5mm,宽2-3.5mm。花期4月,球果10-11月成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东部海拔1000-1400m以下,本部海拔2000-2400m的地带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至;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等地,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、河南、等地有栽培。浙江天目山,江西庐山,云南昆明有数百年的老树。
化学成分
含扁柏双黄酮(hinokiflavone),柳杉树脂酚(cryptojaponol),柳杉双酮(cryptomerin)A、B,榧双黄酮(kayaflavone),金松双黄酮(sciadopitysin)和栲利烯(kaurene,α-podocarprene).
性味
苦;辛;性寒
功能主治
解毒;杀虫;止痒。主癣疮;鹅掌风;烫伤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治癣疮。鲜柳杉根皮(去栓皮)半斤。捣细,加食盐一两,开水冲泡,洗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皮石斛
- 黎豆
- 仙人掌
- 滇肉棒
- 木莲
- 雪上一支蒿
- 毛茎马兰
- 中华石楠
- 短齿楼梯草
- 石蛇
- 铜线草
- 岭南花椒根
- 跌破勒
- 马桑
- 辣椒茎
- 斑鸠占叶
- 短柄枹栎虫瘿
- 四照花
- 铁扫竹
- 紫玉盘
- 乌桕木根皮
- 鸡爪草
- 水芹
- 绿萼水珠草
- 罗锅底
- 鹿耳韭
- 裂叶秋海棠
- 汝兰
- 鸡嗉子
- 广藤根
- 瓶耳小草
- 蒲圻贝母
- 龙须莞
- 砖子苗
- 莲雾
- 铁罗伞
- 鳝鱼骨
- 郁金
- 铁苋菜
- 女贞根
- 小红藤
- 莲座革菌
- 牛筋刺寄生
- 玉米轴
- 粟芽
- 鲨鱼肉
- 黄荆
- 白活麻
- 榛子花
- 心叶虎耳草
- 蔓乌头
- 野苦荬菜
- 雪猪骨
- 狭穗鹭兰
- 香叶子
- 金边龙舌兰
- 小山稔
- 刺花椒
- 紫花芥
- 鸡冠花
- 老鹤草
- 黄花紫丹参
- 新疆香堇
- 美丽胡枝子根
- 山大刀根
- 龙涎香
- 豆黄
- 豆列当
- 獭肝
- 隔山消
- 波缘假瘤蕨
- 龙珠果
- 砧草
- 山藤藤秧
- 钩藤根
- 鱼香根
- 石枣
- 粽粑叶
- 榕树叶
- 紫花芥子
- 紫薇叶
- 蛇葡萄
- 八角乌
- 酸不溜
- 鲸蜡
- 凤尾铁角蕨
- 荔枝藤
- 紫苏梗
- 节节草
- 紫贝
- 细叶泥炭藓
- 盘龙参
- 楤木
- 枇杷花
- 蛇迷草
- 宜昌荚蒾
- 糖橘红
- 人参叶
- 香秋海棠
- 七角白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