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牡丹根
《中华本草》:野牡丹根
拼音注音
Yě Mǔ Dān Gēn
别名
王不留、痢疾罐
英文名
Root of Common Melastoma
出处
出自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野牡丹科植物野壮丹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stoma candidum D.Don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astoma candidum D.Don
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灌木,高0.5-1.5m。茎印四棱形或近圆柱形,茎、叶柄密被紧贴的鳞片状糙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5-15mm;叶片坚纸质,卵形或广卵形,长4-10cm,宽2-6cm,先端急尖,基部浅心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两面被糙伏毛及短柔毛;基出脉7条。伞房花序生于分枝顶端,近头状,有花3-5朵,稀单生,基部具叶状总苞2;苞片、花梗及花萼密被鳞片产太糙伏毛;花梗长3-20mm;花5数,花萼长约2.2cm,裂片卵形或略宽,与萼管等长或略长,先端渐尖,两面均被毛;花瓣玫瑰红色或粉红色,倒卵形,长3-4cm,先端圆形,密被缘毛;雄蕊5长5短,长者药隔基部伸长,弯曲,末端2深裂,短者药室基部具一对小瘤;子房半下位,5室,密被糙伏毛,先端具一圈刚毛。蒴果坛状球形,与宿存萼贴生,长1-1.5cm,直径8-12mm,密被鳞片状糙伏毛;种子镶于肉质胎座内。花期5-7月,果期10-12月。
性味
味酸;涩;性平
炮制
除去杂质,洗净、晒干、切片。
功能主治
健脾止泻;止血和瘀。主消化不良;食积腹痛;泻痢;便血;衄血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头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研末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捣敷研末敷。
复方
①治月经过多,红白痢疾,腹泻:野牡丹干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②治风湿性关节炎:野牡丹根二两,夏枯草五钱,酒二两炖,分二次服。(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治疝气。
2.《陆川本草》:治跌打伤积,腹泻。
3. 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消滞健胃,止血止痛。治消化不良,肠炎腹泻,痢疾,胃痛,血栓性脉管炎,便血,衄血,血吸虫病。
4. 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逐湿,行瘀止痛,消炎解毒,杀虫。治头痛,偏头痛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乳腺炎,痈疽恶疮,腹股沟淋巴结炎,肠炎,丝虫病。
2.《陆川本草》:治跌打伤积,腹泻。
3. 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消滞健胃,止血止痛。治消化不良,肠炎腹泻,痢疾,胃痛,血栓性脉管炎,便血,衄血,血吸虫病。
4. 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逐湿,行瘀止痛,消炎解毒,杀虫。治头痛,偏头痛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乳腺炎,痈疽恶疮,腹股沟淋巴结炎,肠炎,丝虫病。
临床应用
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。取野牡丹根2-4两(干品)切碎,加水500ml,煎至100ml左右,顿服或两次分服。共治72例,1剂治愈(服药1次后不再腹污,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)29例,3天治愈(服药后腹泻逐渐减少,3天内消化道症状消失)35例,4天治愈(服药后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,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)4例,无效4 例。治愈率94.4%。据观察,一般服药后数小时即止泻,肠呜音减弱;多数病人次日便秘1天;腹痛于止泻后逐渐减轻。但腹胀消失及食欲恢复较慢。治程中来见不良副作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野牡丹根
拼音注音
Yě Mǔ Dān Gēn
出处
《陆川本草》
来源
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,秋季挖根,洗净,晒干,切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野牡丹"条。
性味
①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味涩,性平。"
②福建晋江《中草药手册》:"甘酸,微温。"
功能主治
健脾止泻,止血和瘀。治消化不良,胃痛,写痢,便血,衄血,月经过多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治疝气。"
②《陆川本草》:"治跌打伤积,腹泻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消滞健胃,止血止痛。治消化不良,肠炎腹泻,痢疾,胃痛,血栓性脉管炎,便血,衄血,血吸虫病。"
④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逐湿,行瘀止痛,消炎解毒,杀虫。治头痛,偏头痛,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乳腺炎,痈疽恶疮,腹股沟淋巴结炎,肠炎,丝虫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月经过多,红白痢疾,腹泻:野牡丹干根一至二两,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(《文山中草药》)
②治风湿性关节炎:野牡丹根二两,夏枯草五钱,酒二两炖,分二次服。(福州军区《中草药手册》)
临床应用
治疗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肠炎
取野牡丹根2~4两(干品)切碎,加水500毫升,煎至100毫升左右,顿服或两次分服。共治72例,1剂治愈(服药1次后不再腹泻,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)29例,3天治愈(服药后腹泻逐渐减少,3天内消化道症状消失)35例,4天治愈(服药后腹泻及各种消化道症状明显减轻,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)4例,无效4例。治愈率94.4%。据观察,一般服药后数小时即止泻,肠鸣音减弱;多数病人次日便秘1天;腹痛于止泻后逐渐减轻。但腹胀消失及食欲恢复较慢。治程中未见不良副作用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岩节连
- 白苏子
- 一颗针
- 神黄豆
- 地打果树皮
- 金钗石斛
- 水贯众
- 武靴藤
- 凤仙
- 三角风
- 蛇头细辛
- 金丝桃果实
- 福寿草
- 水皂角子
- 苔垢菜
- 野芭蕉
- 旱莲花
- 海岛苎麻叶
- 海狗油
- 乌龟
- 桃仁
- 斜叶榕叶
- 羊屎条花
- 羊屎果
- 凤丫草
- 圆叶乌头
- 刷把草
- 地红子
- 山马豆根
- 龙须藤
- 槲寄生
- 杠香藤
- 牛伴木
- 芸香草
- 旱柳叶
- 古柯
- 大红菇
- 杭州荠薴
- 咸秋石
- 石吊兰
- 虫实
- 小蜡树
- 红豆树
- 三七叶
- 桦桃树
- 鹗骨
- 狗乳汁
- 槐耳
- 荷莲豆菜
- 商陆叶
- 海南虎皮楠
- 栗树皮
- 海参肠
- 槐米
- 胡颓子叶
- 莴苣
- 夜花藤
- 刺梨根
- 牛藤果
- 小药木
- 昏鸡头
- 毛冬瓜叶
- 柠条
- 子楝树叶
- 桂子
- 野高粱
- 橘根
- 葫芦
- 透明草
- 青海马尾连
- 竹林标
- 六月合
- 山飘儿草
- 见风消
- 驱虫斑鸠菊
- 长毛柃叶
- 秋葡萄茎
- 鸡嗉子叶
- 羊哀
- 峨嵋耳蕨
- 算盘七
- 将军树
- 菊苣
- 金纽子
- 寸金草
- 斑鸠菊
- 毛蕨根
- 三花枪刀药
- 茺蔚子
- 丛毛榕
- 迭裂黄堇
- 西瓜子仁
- 九里香根
- 鹅掌楸根
- 紫茉莉根
- 黄桷浆
- 扶桑叶
- 白花映山红
- 茉莉
- 补骨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