蛇不见
《中华本草》:蛇不见
拼音注音
Shé Bú Jià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鸢尾科植物单苞鸢尾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risanguifuga Y.T.Zhaoex X. L. Xue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单苞鸢尾 多年生草本,高25-55cm。冬季常绿,夏季枯萎,基部有老叶鞘残留纤维。根茎粗壮肥厚,近地表处常膨大成球形,黄白色。叶基生;叶片条形,长25-30cm,宽5-7mm,先端渐尖或短渐尖。花茎高30-50ccm,具4-5枚茎生叶,叶狭被针形;苞片1,狭披针形,长10-13.5cmn,宽约8mm,内有1朵花;花蓝紫色,直径约10cm;花柄长2.5cm;花被管长约3cm,外花被裂片倒披针形,有褐色条纹及斑点,顶部微凹,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,有蓝褐色条纹;雄蕊花丝扁平,花药黄色;花柱分枝扁平,拱形弯曲,子房下位。蒴果纺锤形,具3棱,长5.5-7cm,直径1.5-2cm。花期3-4月,果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其他地区常见栽培。
性味
苦;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毒蛇咬伤;毒蜂螫伤;痈肿疮毒;跌打瘀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研粉0.3-1.5g;鲜品口嚼,1-3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花茶花
- 小箭草
- 慈竹笋
- 蛇疙瘩
- 青海鸢尾子
- 香茅根
- 苏木蓝
- 牛靥
- 乳香
- 水栀根
- 牛心果
- 狗脊贯众
- 奶浆柴胡
- 鹿皮
- 芙蓉叶
- 衣鱼
- 臭柏
- 紫背天葵草
- 瓢瓜
- 柱果木榄叶
- 牛髓
- 鸡脚参
- 水马桑
- 地莓子
- 矮脚苦蒿
- 光叶地不容
- 豹皮菇
- 鱼油
- 长梗排草
- 止痢蒿
- 酱头
- 小通草
- 毛嘴签
- 云防风
- 破布叶
- 豪猪肉
- 泡桐根
- 鼻烟
- 十两叶
- 声色草
- 野扁豆
- 白子菜
- 青竹标
- 甜茶藤
- 回心草
- 矮茎冷水花
- 刺蓬花
- 蓼大青叶
- 鹩哥舌
- 单花鸢尾
- 獭肝
- 高粱泡
- 藏丁香
- 菊花参
- 卵叶鳞始蕨
- 椿白皮
- 谷皮树
- 九头青
- 西藏花椒
- 节节茶
- 丽春花果实
- 葡萄叶秋海棠
- 铁粉
- 多刺绿绒蒿
- 狼毒
- 金银花露
- 鸡蛋参
- 白云花根
- 玉蝉花
- 姜三七
- 麝香草
- 蜂乳
- 香蓼
- 异型莎草
- 韭菜子
- 香樟根
- 细叶桉果
- 鼻血雷
- 狼把草
- 水冬瓜花
- 蓬蘽
- 姜皮
- 罗望子
- 墨旱莲
- 血满草
- 贯众
- 青葙
- 小花吊兰
- 麋骨
- 皮袋香
- 环草
- 葱汁
- 山慈菇
- 三尖杉根
- 山香果
- 红豆蔻
- 牛脾
- 黑鹅脚板
- 白果
- 酸石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