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桐子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桐子
拼音注音
Shān Tónɡ Zǐ
别名
毛桐、臭樟木、大马桑叶
来源
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.-Arg.,以根、皮入药。
生境分布
贵州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生新解毒。主治骨折,狂犬咬伤,骨结核。
用法用量
根1两。皮0.5~1两,煮糯米粥吃。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桐子
拼音注音
Shān Tónɡ Zǐ
别名
毛桐、臭樟木、大马桑叶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大戟科植物尼泊尔野桐的根或树皮。秋季采收。
原形态
落叶小乔木,高约5米。树皮平滑,嫩枝有黄色毛。叶互生,多丛集于枝端;叶柄长8~14厘米,具黄色毛,嫩叶带红色;叶片阔卵形,长12~18厘米,宽13~16厘米,先端尾状突尖,基部圆形或截形,有腺体1对,边缘微波状,下面散生黄色腺点。总状花序顶生。蒴果椭圆形,具黄色毛;种子黑色,半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杂木林中。
性味
性平,味辛。
功能主治
根:治骨折、骨结核,二至三两捣烂敷。树皮:治狂犬咬伤,一至二两煮糯米粥吃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伞花马钱
- 山梅花根皮
- 石串莲
- 灵砂
- 海南茄
- 石榴叶
- 驱虫斑鸠菊
- 石腊竹
- 三叶罗伞
- 山楂叶
- 三棱
- 石上铁角蕨
- 山楂
- 石筋草
- 三棱马尾
- 山矾叶
- 青风藤
- 鳍蓟
- 三叶槭根
- 山梗菜
- 山楂根
- 山玉桂
- 升登
- 青钱柳叶
- 青鱼
- 石榴根
- 金铁锁
- 三尖杉根
- 三棱草
- 石梓
- 石胆草
- 三方草
- 青叶胆
- 石老虎
- 石菖蒲花
- 三叶排草
- 山樱桃
- 三楞筋骨草
- 青兔耳风
- 石上柏
- 石栗叶
- 石桢楠根
- 山棯根
- 山珊瑚
- 山稗子根
- 石斛
- 青棉花藤
- 山腊梅
- 三叶青
- 雀舌豆
- 青兰
- 石凤丹
- 山脚麻
- 青蒿根
- 石寄生
- 石防风
- 三叶崖爬藤
- 三花枪刀药根
- 山狸子肉
- 山臭草
- 石榴皮
- 石榴花
- 三羽叉蕨
- 丝瓜
- 石仙桃
- 青羊肝
- 石蜡红
- 石蝉草
- 山橙
- 青羊角
- 石刷把
- 升药
- 升麻
- 青鱼胆
- 石萝藦
- 三尖杉
- 山毛藓
- 山芹
- 石栗子
- 伞杨
- 青蒿子
- 三条筋
- 山牵牛
- 青杠膏
- 丝棉木
- 山竹子
- 青荚叶茎髓
- 三朵云
- 山百足
- 三叶鬼针草
- 石蚕
- 三面刀
- 石刁柏
- 青蒿囊虫
- 石栗
- 石椒草
- 石苁蓉
- 升药底
- 山芝麻
- 鸲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