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尾轮
《中华本草》:虎尾轮
拼音注音
Hǔ Wěi Lún
别名
狐狸尾、猫尾草、老虎尾、统天草、大本山青、古钱窗草、铁金锏、狗尾射。
英文名
all-grass of Crinite Uraria
出处
出自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raria crinita (T.)Desv.[Hedysarum crinitum L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全草,洗净,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猫尾射 亚灌木状草本,高1-1.5m。茎枝较粗,被短粗毛。奇数羽状复叶;叶柄长5-10cm;小叶柄约2mm;托叶长三角形,基部宽阔;小叶3-5,稀7;小叶片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5-10cm,宽2-4cm,顶端1片较大,先端尖,基部圆或微心形,上面无毛或在中脉处被毛,背面被短毛,网状脉凸出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长达30cm;苞片披针形,基部宽阔,边缘被长睫毛,下部苞片宿存,上部的伸出于花之上,花开放时即脱落;每苞片有花2朵;花萼浅林状,5齿裂,上面2裂片较短,下面3裂延长,均被白色长硬毛,毛的基部鼓?状;花冠紫色,长7-8mm;雄蕊10,二体,对着旗瓣的1枚分离;子房上位,花柱线形,内弯。荚果3-7节,荚节膨胀,略透明,被极短的毛。花期5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荒地、灌木林边或杂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40-80cm。茎多分枝,有细纵纹及短柔毛。羽状复叶;叶柄长5-10cm;托叶长三角形。小叶3-5,多皱缩或脱落,完整者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3-11cm,宽2-5cm,下面有短柔毛及明显凸起的网脉。有时可见顶生的猫尾状花序,长6-30cm,花密集或脱落,花萼有长毛,花瓣暗紫色。有时可见荚果,表面有短毛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黄酮甙。
性味
甘;微苦;平
归经
心;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散瘀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肺痈;积聚;乳吹;脱肛;子宫脱垂;吐血;尿血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30g,鲜品30-90g。
注意
《广西中草药》:孕妇慎服。
各家论述
1.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润燥解热,消痈解毒。2.《广西中草药》:散瘀止血,清热止咳。治吐血,咯血,尿血,刀伤出血,肺热咳嗽,子宫脱垂,脱肛。3.龙溪《实用中草药》:活血通络,理气和中。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肺结核,白带、关节炎、小儿疳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虎尾轮
拼音注音
Hǔ Wěi Lún
别名
狐狸尾、猫尾草(《广西中药志》),统天草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,大本山菁、古钱窗草、铁金锏(《泉州本草》),狗尾射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闽南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猫尾射的全草。秋季收采。
原形态
亚灌木状草本,高达1米。茎枝较粗,被短粗毛。单数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3~5枚,少有7枚;小叶长椭圆形、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,长5~1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圆形或微心脏形,上面无毛或在中脉处略被毛,下面被短毛;小托叶针状,长约2毫米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密集,长可达30厘米;苞片披针形,基部宽阔,边缘被长睫毛,脱落,每苞片有花2朵;萼浅杯状,5齿裂,上部2裂齿短,下部3裂齿通常延长,均被长毛;花冠紫色,长7~8毫米;雄蕊10,2体;子房上位,花柱线形。荚果3~7节,被极短的毛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、荒地、灌木林边或杂草中。分布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黄酮甙
性味
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甘微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解毒,止血,消痈。治咳嗽,肺痈,吐血,咯血,尿血,脱肛,子宫脱垂,肿毒。
①《闽南民间草药》:"润燥解热,消痈解毒。"
②《广西中草药》:"散瘀止血,清热止咳。治吐血,咯血,尿血,刀伤出血,肺热咳嗽,子宫脱垂,脱肛。"
③龙溪《实用中草药》:"活血通络,理气和中。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,肺结核,白带、关节炎、小儿疳积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。
注意
《广西中草药》:"孕妇慎服。"
复方
①治肺痈吐痰腥臭:鲜虎尾轮一两至一两五钱。洗净,切碎,水适量煎服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②治横痃:虎尾轮一至三两。洗净,切碎,水、酒各半炖服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③治乳吹、乳癌:猫尾射鲜叶每次一至二两,合牛肉炖食。(《泉州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过路黄
- 长柄蕗蕨
- 雁来红
- 厚叶沿阶草
- 杜根藤
- 人参花
- 小山稔
- 海桐皮
- 伽果
- 滇丁香
- 防风花
- 木瓜枝
- 红楠
- 小檗
- 锈毛白枪杆
- 甘西鼠尾
- 罗锅底
- 华鹅耳枥
- 小通草叶
- 接骨树皮
- 海南粗榧
- 密枝问荆
- 大叶酸藤
- 鹿髓
- 异叶米口袋
- 白蓝翠雀花
- 星宿菜
- 川山橙果
- 金金棒
- 草胡椒
- 苘实
- 松树梢
- 佛葵
- 铁杆地柏枝
- 银柴胡
- 水苋菜
- 草乌头
- 桑瘿
- 小肺筋草
- 芦叶
- 麝香
- 高粱乌米
- 牛西西
- 天韭
- 伤寒草
- 鳖脂
- 小叶石楠
- 悬钩根
- 纤毛婆婆纳
- 麻牛膝
- 腊梅
- 黄接骨丹
- 挖耳草根
- 白榄根
- 牛耳草
- 血余炭
- 灯台树果
- 甘肃棘豆
- 鸦胆子
- 虎皮楠
- 莲子心
- 黄皮血藤
- 华南鳞盖蕨
- 接骨木
- 榜嘎
- 马雹儿
- 毛柄短肠蕨
- 合欢花
- 光叶海桐叶
- 水榕木根
- 绿玉树
- 毛蕊老鹳草
- 行夜
- 照山白
- 细香葱
- 红筷子冠毛
- 缩砂蜜
- 银线草
- 邪蒿
- 獭子树
- 紫藤根
- 浮萍
- 黄秋葵叶
- 水马桑枝叶
- 蘡薁藤
- 败火草
- 藏鮡胆
- 桃枝
- 三七
- 丽子藤
- 药绿柴
- 红花岩松
- 狐肝
- 罐嘴菜
- 湖北海棠
- 皱叶南蛇藤
- 苎麻梗
- 狗母鱼
- 牡蛎肉
- 芒叶小米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