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子甘草
《*辞典》:藤子甘草
拼音注音
Ténɡ Zǐ Gān Cǎo
别名
土甘草、鸡血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美丽相思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木质大藤本。茎棕黄色,有多数黄色瘤状突起物,断面淡黄色,纤维状。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对生,11~17对;小叶片长矩圆形,长3~5厘米,宽1~2厘米。花小,粉红色,呈腋生总状花序。荚果长5~9厘米,内有种子9~12个。
生境分布
生于深山密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藤,甘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:补血,润肠。治咳嗽,咽喉肿痛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藤:利尿除湿,镇咳化痰。治肾炎,膀胱炎,尿道炎,咳嗽,脚气水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楮茎
- 龙虾
- 红花点地梅
- 麦撇花藤
- 青桐翠木
- 腐婢根
- 海门冬
- 湖北地黄
- 向日葵茎髓
- 单花鸢尾
- 鹊
- 牛角腮
- 矮脚苦蒿
- 赤沙糖
- 刺蓼
- 金钟茵陈
- 白栎蔀
- 叶上花
- 柱果木榄叶
- 黄颔蛇
- 驱虫斑鸠菊
- 鳖甲胶
- 兰花双叶草
- 羽裂星蕨
- 香花菜
- 福建胡颓子叶
- 鳞瓦韦
- 苏木蓝
- 野冬青果
- 藤檀
- 胡椒
- 钩钱草
- 紫雪花
- 附子
- 钩苞大丁草
- 蜀葵花
- 肉豆蔻
- 牛心果
- 金石溜
- 海鳗头
- 白山苔
- 紫萁苗
- 蕨麻草
- 大葫芦
- 白石英
- 莲座革菌
- 蛇接骨
- 山柏
- 蓖麻叶
- 橘红珠
- 苹果
- 水甘草
- 蘘荷子
- 防己
- 风车儿
- 梨叶
- 千金藤
- 海参肠
- 蚌壳草
- 雪上一枝蒿
- 白子菜
- 牛奶树子
- 鹿角胶
- 短柄忍冬
- 鬼盖
- 山海螺
- 笔筒草
- 香青
- 猴樟果
- 萹蓄
- 信石
- 含羞草根
- 蒲葵
- 伞梗虎耳草
- 细枝柃
- 苍山冷杉
- 篦子草
- 贯众
- 蚱蝉
- 五角叶葡萄
- 天香炉
- 水黄连
- 照山白
- 八爪金龙
- 铅霜
- 刷把草
- 香油罐
- 罗汉松
- 红须须
- 盐麸子
- 满天飞
- 铜绿
- 龙胆草
- 掌裂秋海棠
- 走茎丹参
- 赤车
- 芋
- 羽萼
- 驴骨
- 白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