藤子甘草
《*辞典》:藤子甘草
拼音注音
Ténɡ Zǐ Gān Cǎo
别名
土甘草、鸡血藤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美丽相思子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。全年可采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木质大藤本。茎棕黄色,有多数黄色瘤状突起物,断面淡黄色,纤维状。羽状复叶互生,小叶对生,11~17对;小叶片长矩圆形,长3~5厘米,宽1~2厘米。花小,粉红色,呈腋生总状花序。荚果长5~9厘米,内有种子9~12个。
生境分布
生于深山密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藤,甘苦,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:补血,润肠。治咳嗽,咽喉肿痛。"
②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藤:利尿除湿,镇咳化痰。治肾炎,膀胱炎,尿道炎,咳嗽,脚气水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珍珠风子
- 百日草
- 清风藤
- 山大颜
- 蚂蚁花根
- 羊七莲
- 白果
- 猫儿屎
- 白金古榄
- 青荚叶茎髓
- 昆明堇菜
- 白郎花
- 苦玄参
- 白饭树叶
- 稗根苗
- 铜牛皮
- 青羊角
- 苦壶卢子
- 秋子梨
- 清明菜
- 薜荔
- 昆明鸡血藤
- 青棉花藤
- 白饭豆
- 北细辛
- 白藤
- 白藨
- 荞麦七
- 牛抄藤
- 樱额
- 枪花药
- 巴掌草
- 脐带
- 半春莲
- 天麻
- 百足藤
- 光明盐
- 头巾草
- 天青地红
- 头花杜鹃
- 白菖
- 千层楼
- 白背小报春
- 伤寒草
- 白荷花露
- 白鬼笔
- 牛耳草
- 荠宁
- 屈头鸡
- 全蝎
- 蚕豆花
- 七叶一把伞
- 紫玉簪根
- 百部
- 饭团根
- 侧耳
- 白蘑
- 了哥王根
- 大叶白纸扇
- 七爪风
- 大叶风沙藤
- 功劳叶
- 鹤顶兰
- 鸡心七
- 百眼藤
- 金腰
- 白蜡树皮
- 叩头虫
- 白药子
- 球穗花千斤拔
- 八目鳗
- 蚯疽草
- 常春卫矛
- 南蛇簕
- 白头翁
- 地沙
- 扁竹兰
- 桤木
- 短柄南蛇藤茎叶
- 木荷叶
- 赤铜屑
- 冰草白穗
- 七星草
- 白降丹
- 白花九里明
- 白蒿
- 九爪龙
- 土常山
- 大果琉璃草
- 蒺藜苗
- 石参
- 狼油
- 全缘凤尾蕨
- 老鼠竻
- 东莨菪
- 白茅花
- 八角枫根
- 岩石松
- 玉簪
- 绿萼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