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泻叶
《中华本草》:泽泻叶
拼音注音
Zé Xiè Yè
英文名
Leaf of Oriental Waterplantain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isma orientale (Sam.) Juz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
原形态
泽泻,多年生沼泽植物,高50-100cm。地下有块茎,球形,直径可达4.5cm,外皮褐色,密生多数须根。叶根生;叶柄长达50cm,基部扩延成叶鞘状,宽5-20mm;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,长5-8cm,宽2-10cm,先端急尖或短尖,基部广楔形、圆形或稍心形,全缘,两面光滑;叶脉5-7条。花茎由叶丛中抽出,长10-100cm,花序通常有3-5轮分枝,分枝下有披针形或线形苞片,轮生的分枝常再分枝,组成圆锥状复伞形花序,小花梗长短不等;小苞片披针形至线形,尖锐;萼片3,广卵形,绿色或稍带紫色,长2-3mm,宿存;花瓣倒卵形,膜质,较萼片小,白色,脱落;雄蕊6;雌蕊多数,离生;子房倒卵形,侧扁,花柱侧生。瘦果多数,扁平,倒卵形,长1.5-2mm,宽约1mm,背部有两浅沟,褐色,花柱宿存。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南及河北、新疆、河南等地。生于沼泽边缘或栽培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皱缩卷曲,展平后完整者呈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6-12cm,宽4-8cm。两面均为绿色或黄绿色,先端锐尖或钝尖,基部圆形或心形,全缘;叶柄长20-30cm。呈细长圆柱状,基部稍膨大成鞘状。质脆,易破碎。气微,味微酸、涩。
化学成分
叶含维生素(vitamin)C及矿物元素锰、钙。
性味
味微咸;性平
功能主治
益肾;止咳;通脉;下乳。主主治虚岁劳;咳喘;乳汁不下;疮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别录》:主大风,乳汁不出,产难,强阴气。2.《日华子本草》:壮水脏,下乳,通血脉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泽泻叶
拼音注音
Zé Xiè Yè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叶片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泽泻"条。
化学成分
含少量维生素C(<10毫克)。
性味
①《别录》:"味咸,无毒。"
②《纲目》:"咸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慢性气管炎,乳汁不通。
①《别录》:"主大风,乳汁不出,产难,强阴气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壮水脏,下乳,通血脉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复方
治虚劳:生泽泻花叶(切)五两。以水三升,煮至一升半,去滓,下羊肚、葱,豉等于汁中,煮羹香热,任意食之。(《圣济总录》泽泻羹)
临床应用
治疗慢性气管炎:取泽泻全草干品1两,每日3次煎服,10天一疗程。据384例观察,总有效率为89%,显效率占30%。止咳、平喘、化痰作用均较明显,但疗效出现多在第4~5天。对单纯型、喘息型及并发肺气肿的病例,疗效无显着差异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疝气草
- 金毛木通
- 紫背绿
- 直立百部
- 竹节七
- 紫竹根
- 随手香
- 麻妹条叶
- 簕欓
- 蟾蜍肝
- 猪蓼子草
- 红蒂蛇
- 竹节香附
- 泽漆
- 猪肠
- 竹叶
- 竹叶吉祥草
- 中华绣线梅
- 朱砂根
- 紫鸭跖草
- 喜树叶
- 紫花芥
- 左黑果
- 珍珠伞
- 紫楠叶
- 猪毛
- 紫草
- 枣叶
- 粽巴叶
- 猪母柴根
- 竹茹
- 紫背天葵草根
- 猪牙皂
- 直立婆婆纳
- 粘人花根
- 五谷虫
- 金乌贼(海螵蛸)
- 紫杜鹃
- 艾叶
- 栾犀
- 竹叶心
- 珍珠
- 紫晶蘑
- 紫梢花
- 准噶尔鸢尾
- 枳实
- 半边旗
- 珍珠草
- 皱叶变豆菜
- 竹叶兰
- 枕材
- 刺石榴
- 紫背草根
- 炸腰果
- 猪心
- 紫玉簪叶
- 香柏
- 柞木根
- 中华石楠
- 粘人花
- 鼠牙半支
- 猪脑
- 皱叶鼠李
- 抓地虎
- 朱砂七
- 紫云英子
- 紫花苣苔
- 凤凰衣
- 朱砂莲
- 柞树叶
- 离根香
- 红背桂
- 止咳草
- 掌叶蓼
- 蜂胶
- 掌叶半夏
- 小棕皮头
- 石莲子
- 偏花黄芩
- 柠条子
- 紫杉
- 粘山药
- 紫河车
- 金花菜
- 猪蹄甲
- 紫楠
- 紫荆木
- 猪肚子
- 柞蚕蛹
- 紫薇
- 猪肚木
- 竹节菜
- 猪肝
- 伯乐树
- 猪屎豆
- 竹头草
- 紫茉莉叶
- 制何首乌
- 庵 (艹闾)
- 朱砂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