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麻
《中华本草》:田麻
拼音注音
Tián Má
别名
黄花喉草、白喉草、野络麻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椴树科植物田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orchoropsis tomentosa(Thunb.)Makino[Corchorus tomentosus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田麻 一年生草本,高40-60cm。分枝有星状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0.2-2.3cm;托叶钻形,长2-4mm,脱落;叶片卵形或狭卵形,长2.5-6cm,宽1-3cm,边缘有钝牙齿,两面均密生星状短柔毛;基出脉3条。花有细柄,单生于叶腋,直径1.5-2cm,萼片5片,狭窄披针形,大约5mm,花瓣5片,黄色,倒卵形;发育雄蕊15,每3枚成一束,退化雄蕊5,与萼片对生,匙状条形,长约1cm;子房被短茸毛。蒴果角状圆筒形,长1.7-3cm,有星状柔毛。果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丘陵或低山干山坡或多石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及西南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止血。主痈疖肿毒;咽喉肿痛;疥疮;小儿疳积;白带过多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大剂量可用至30-6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田麻
别名
毛果田麻
来源
椴树科田麻Corchoropsis tomentosa (Thunb.) Makino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。
功能主治
平肝利湿,解毒,止血。主治小儿疳积,白带过多,痈疖肿毒。外用治外伤出血。
用法用量
3~5钱,外用鲜品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斑鸠菊
- 四季海棠
- 草乌头
- 矩叶酸藤果
- 山扁豆子
- 牛血
- 枫杨
- 大叶钓樟
- 蔷薇花
- 紫薇皮
- 半边山
- 白屈菜
- 白狼毒
- 铺地草
- 柏树果
- 白沙糖
- 紫花苣苔
- 毛木耳
- 驴脂
- 冰糖草
- 狗血
- 牛奶浆
- 紫薇
- 牛目椒
- 饭包草
- 无患树皮
- 绿玉树
- 大花卫矛
- 蒸饼
- 夜来香
- 深裂黄草乌
- 矮地茶
- 鸡肝
- 一箭球
- 薅田藨
- 止泻木
- 花花草
- 炙黄芪
- 旱柳叶
- 茴香茎叶
- 红铁泡刺
- 一味药
- 槐胶
- 一包花
- 石上藕
- 猪蹄
- 韩信草
- 石参
- 海松子
- 石莲
- 猪胰
- 花血藤
- 红半边莲
- 红须须
- 葫芦巴
- 花蝴蝶根
- 禹州漏芦
- 水牛角
- 花生壳
- 蓑衣莲
- 鲩鱼胆
- 三加花
- 红娘子
- 虱草花
- 葱叶
- 玉簪花根
- 玉蜀黍根
- 黍根
- 猪肉
- 石龙刍
- 沙叶铁线莲
- 漆树根
- 猪靥
- 荷苞花根
- 硬九子连环草
- 一支箭
- 红直獐牙菜
- 槲寄生
- 钓鱼秆
- 石柑子
- 玉米油
- 玉龙鞭
- 云南山梅花
- 虎尾兰
- 冰凉花
- 藤梨根
- 水獭
- 红豆
- 水鳖蕨
- 虎咬癀
- 黄囊杓兰
- 黄毛耳草
- 水豆瓣
- 虎杖香蕈
- 黄大豆
- 黄泥菜
- 胡荽子
- 一把篾
- 黄开口
- 海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