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垢菜
《中华本草》:苔垢菜
拼音注音
Tái Gòu Cài
别名
紫菜苔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胶须藻科植物苔垢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lothrix crustacea Thuret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丝状,暗深绿色,高1-2mm,密集丛生,呈丝绒状,粘滑。丝状藻体中部直径10-40μm,基部略膨大,鞘厚6-10μm,无色至微黄棕色。藻丝体变细如毛发状时,直径为10-20μm。单列细胞,细胞长为2-3μm。基部间生异形细胞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长在沿海中、高潮带岩石或贝壳上。资源分布:广布种,我国东海、南海较多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蓝绿色或棕黄色,成丝状或鹅绒状,长0.3-1cm,表面粘滑。[br]显微鉴别 藻丝体由单列细胞组成,毛状体内的营养细胞含绿色的内含物,细胞直径8-15μm,长3-6μm,每条藻丝上常含有多个异形胞,形状不一。繁殖胞常串生,呈长圆柱形,表面平滑。
性味
咸;寒
功能主治
利水消肿。主水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七叶莲
- 梓树
- 蕨
- 马勃
- 甜地丁
- 须叶藤叶
- 对叉疔药
- 毛茄
- 山豆根
- 菱粉
- 白勒
- 毛蕊老鹳草
- 九牯牛
- 南丹参
- 强威生草
- 茯神
- 柳叶
- 使君子叶
- 鸡肚肠草
- 黄花山柰
- 小鱼仙草
- 香蓼
- 虱婆草
- 瓢瓜
- 一口红
- 豆蔻花
- 长松
- 侧耳
- 大黄
- 金鱼藤
- 倒地铃
- 山矾花
- 黑果
- 鸡嗉子根
- 小扁草
- 龙船乌泡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华凤仙
- 白残花
- 扶芳藤
- 银鲛
- 白补药
- 黑塔子
- 黄泡果
- 丝瓜根
- 黑节草
- 奶浆果
- 鹿骨
- 牦牛角
- 山禾串
- 水苦荬
- 鸭脚艾
- 鲛鱼胆
- 猕猴肉
- 木达地黄
- 葛粉
- 香菊
- 荠菜花
- 麂子草
- 三条筋
- 萍蓬草
- 陈冬菜卤汁
- 蜘蛛抱蛋
- 芦花
- 地棠花
- 绿玉树
- 桤木
- 海风藤
- 蜂窝草
- 大树皮
- 蕉芋
- 地蜂子
- 莲雾
- 鲨鱼胆
- 华东瓶蕨
- 原蚕沙
- 牛肋筋
- 鸽粪
- 阿育魏实
- 胡萝卜子
- 三角草
- 石蝉草
- 花红叶
- 舒筋草
- 四方拳草
- 灰贯众
- 昆布
- 黑花韭
- 香叶根
- 毛叶嘉榄
- 番杏
- 山毛藓
- 牡荆沥
- 菟丝草
- 飞蛾七
- 香柏
- 麻黄
- 山花生
- 石枣子
- 松树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