柞木枝
《中华本草》:柞木枝
拼音注音
Zhà Mù Zhī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Xylosma congestum(Lour.)Mer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锯下树枝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柞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大,高2-10m。枝干常疏生长刺,尤以小枝为多。叶革质,互生,具柄,长3-10mm;叶片广卵形、卵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3-8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阔楔形,两面无毛,边缘有锯齿;侧脉4-6对。花雌雄异株,总状花序腋生,长1-2cm,有柔毛;萼片4-6,卵圆形;无花瓣;雄花有多数雄蕊,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,位于雄蕊外围;雌花花盘圆盘状,边缘略成浅波状,子房1室,有2侧膜胎座;花柱短,柱头2浅裂。浆果球形,直径3-4mm,成熟时黑色,先端有宿存花柱。种子2(-3)颗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平原、丘陵地、地落附近或山麓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各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平
功能主治
催产。主难产;胎死腹中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竹叶榕
- 枝儿条
- 随手香
- 姊妹树
- 吊山桃
- 浙桐皮
- 紫荆根皮
- 猪髓
- 蛤蟆草
- 杂交景天
- 竹叶参
- 伴蛇莲
- 真藓
- 六月雪
- 朱砂藤
- 桃儿七果
- 麻妹条叶
- 紫荆果
- 竹柏根
- 白背三七
- 紫椴
- 紫绿草
- 八角乌
- 泽珍珠菜
- 八宝茶
- 獐耳细辛
- 獐骨
- 紫云英马蓝
- 石笔海胆
- 浙皖粗筒苣苔
- 狗牙根
- 辐射石豆兰
- 朱砂菌
- 紫茎棱子芹
- 八哥
- 珍珠风
- 中华胡枝子
- 猪大肠
- 中华短肠蕨
- 棕板
- 八仙草
- 中华石龙尾
- 展花乌头
- 赤芍药
- 棕榈花
- 泽藓
- 艾虎
- 阿里红
- 大叶桉果
- 大脖子药
- 芸香
- 竹蜂
- 竹蠹虫
- 猫头
- 矮卫矛
- 柞木
- 羊骨
- 中华莛子藨
- 紫藿香
- 阿魏侧耳
- 洋蓍草
- 槐胶
- 野芝麻
- 白千层叶
- 安徽小檗
- 樟木钻
- 子楝树叶
- 皱杓兰
- 麋茸
- 冷饭果叶
- 血水草
- 珠儿参
- 石苁蓉
- 鸡爪槭
- 紫椿
- 紫背黄芩
- 白马骨根
- 土人参
- 粘毛鼠尾草果
- 竹叶防风
- 异叶鳞始蕨
- 八角枫
- 斩妖剑
- 樟梨
- 桐皮
- 紫藤
- 总状土木香
- 紫丁香
- 长节珠
- 紫藤根
- 海螺厣
- 凤眼兰
- 鼠皮
- 阴香皮
- 土连翘
- 白蜡花
- 黍根
- 樟树叶
- 沼地马先蒿
- 水鸡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