棕榈
《中国药典》:棕榈
拼音注音
Zōnɡ Lǘ
别名
棕衣树、棕树、陈棕、棕板、棕骨、棕皮
英文名
PETIOLUS TRACHYCARPI
来源
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(Hook. f.)H. Wendl. 的干燥叶柄。采棕时割取旧叶柄下延部分及鞘片,除去纤维状的棕毛,晒干。
形状
本品呈长条板状,一端较窄而厚,另端较宽而稍薄,大小不等。表面红棕色,粗糙,有纵直皱纹;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,纤维的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。质硬而韧,不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无臭。味淡。
性味
苦、涩,平。
鉴别
取本品粉末1g,加水20ml,加热5 分钟,滤过,滤液用水稀释成20ml。取滤液1ml ,加三氯化铁试液2~3滴,即生成污绿色絮状沉淀;另取滤液1ml ,加氯化钠明胶试液3 滴,即显白色浑浊。
炮制
[b]棕榈[/b]: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。
[b]棕榈炭[/b]:取净棕榈,照煅炭法(附录Ⅱ D)制炭。
归经
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
功能主治
收涩止血。用于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崩漏下血。
用法用量
3~9g,一般炮制后用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浙樟
- 桃胶
- 紫筒草根
- 珠果黄紫堇
- 人中白
- 还亮草
- 知母
- 浙江铃子香
- 紫菜
- 紫金沙
- (鱼彭)鱼脑
- 竹鸡
- 小接骨丹
- 鹅绒藤
- 天牛
- 头顶一颗珠
- 天蓬草
- 捆仙丝
- 兔儿风
- 天葵子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土大黄
- 天竺黄
- 天鹅毛
- 土桂皮
- 台湾肺形草
- 土瓜
- 宽筋藤
- 昆明水金凤
- 天门冬
- 太白针
- 土田七
- 土金耳环
- 太白米
- 库页悬钩子
- 兔子毛
- 库页悬钩子根
- 宽羽线蕨
- 兔耳风
- 天竹黄
- 太阳海星
- 孔公孽
- 兔脑
- 土良姜
- 土茶
- 天青地红
- 太白菊
- 头花杜鹃
- 土牡蛎
- 土附子
- 头巾草
- 天荞麦根
- 托柄菝葜
- 咖啡
- 兔头骨
- 土瓜狼毒
- 天王七
- 天麻
- 土砂仁
- 昆布
- 天仙藤
- 扛板归
- 昆明鸡脚黄连
- 土马鬃
- 太白艾
- 团叶槲蕨
- 宽唇神香草
- 团花
- 天目木兰
- 宽叶紫萁
- 天仙子
- 天目琼花
- 土羌活
- 兔儿伞
- 台湾泡桐
- 天星藤
- 宽叶紫萁苗
- 土三七
- 土燕窝
- 天山花楸
- 兔骨
- 天冬
- 天竺子
- 太白三七
- 昙花
- 团花龙船花
- 土千年健叶
- 土白芨
- 土白蔹
- 土鳖虫
- 天目木姜叶
- 昆明山海棠
- 台湾泡桐叶
- 台湾海棠
- 土中闻
- 土八角
- 天山雪莲花
- 天王七叶
- 天麻子
- 托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