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白米
《中华本草》:太白米
拼音注音
Tài Bái Mǐ
别名
九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otholirion bulbuldiferum(Lingelsh.)Srearm[Paradisea bulbulifera Lingelsh;notholirion hyacinthi-num(Wils.)Stapf]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挖小鳞茎,去外皮,阴干。
原形态
假百合 多年生草本。茎高60-150cm,近无毛。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,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,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;须根极多,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;小鳞茎卵形,淡褐色,直径3-5mm。基生叶数枚,带形,长10-25cm,宽1.5-2cm;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。总状花序有花10-24朵;苞片叶状,条形;花梗稍弯曲;花淡紫色或蓝紫色;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,先端绿色;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;子房淡紫色,柱头3裂,裂片稍反卷。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有钝棱。花期7月,果期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丛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鳞茎含甾体生物碱:太白米甙甲
性味
辛;甘;苦;微温
功能主治
理气和胃;祛风止咳。主脘腹胀痛;呕吐;风寒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-6g;研末,1.2-2.4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太白米
拼音注音
Tài Bái Mǐ
别名
假百合
来源
为百合科假百合属植物假百合Notholirion hyacinthinum (Wils.)Stapf以小鳞茎入药。秋末采挖,晒干去壳备用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宽胸理气,止咳止痛。用于心胃气痛,胸闷,咳嗽,呕吐。
用法用量
0.5~2钱,水煎服或研粉吞服4~8分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田七
- 土金耳环
- 库页悬钩子
- 兔子毛
- 库页悬钩子根
- 宽羽线蕨
- 兔耳风
- 天竹黄
- 太阳海星
- 孔公孽
- 兔脑
- 土良姜
- 土茶
- 天青地红
- 太白菊
- 头花杜鹃
- 土牡蛎
- 土附子
- 头巾草
- 天荞麦根
- 托柄菝葜
- 咖啡
- 兔头骨
- 土瓜狼毒
- 天王七
- 天麻
- 土砂仁
- 昆布
- 天仙藤
- 扛板归
- 昆明鸡脚黄连
- 土马鬃
- 太白艾
- 团叶槲蕨
- 宽唇神香草
- 团花
- 天目木兰
- 宽叶紫萁
- 天仙子
- 天目琼花
- 土羌活
- 兔儿伞
- 台湾泡桐
- 天星藤
- 宽叶紫萁苗
- 土三七
- 土燕窝
- 天山花楸
- 兔骨
- 天冬
- 天竺子
- 太白三七
- 昙花
- 团花龙船花
- 土千年健叶
- 土白芨
- 土白蔹
- 土鳖虫
- 天目木姜叶
- 昆明山海棠
- 台湾泡桐叶
- 台湾海棠
- 土中闻
- 土八角
- 天山雪莲花
- 天王七叶
- 天麻子
- 托盘
- 托腰散
- 山核桃皮
- 华东瓶蕨
- 头顶一朵花
- 括金板
- 天葵草
- 咳嗽草
- 天香炉
- 宽尾石韦
- 土牛党七
- 天竺桂
- 土燕窝泥
- 太白小紫菀
- 昙花茎
- 扛板归根
- 昆明堇菜
- 兔打伞
- 台湾磨盘草
- 天麻茎叶
- 太阳针
- 土阿魏
- 羊蹄甲
- 太白参
- 太白韭
- 可爱复叶耳蕨
- 宽卵叶山蚂蝗
- 兔肝
- 天王七果实
- 偷筋草
- 托里贝母
- 土草果
- 土麦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