宽卵叶山蚂蝗
《中华本草》:宽卵叶山蚂蝗
拼音注音
Kuān Luǎn Yè Shān Mǎ Huánɡ
别名
假山绿豆。
出处
始载于(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-豆科》)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宽卵叶山蚂蝗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ocarpium podocarpum (DC.)Yang et P.H.Huang var.fallax(Schindl.)Yang et P.H.Huang[Desmodium fallax A.K.Schindl.]采收和储藏:9-10月采收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宽卵叶长柄山蚂蝗 小灌木,高约1m。茎纤细,有柔毛。叶柄长6-13cm,有毛;托叶狭三角形,先端尖;叶4-7丛生于茎中下部;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宽卵形或卵形,长4.5-12cm,宽3-7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两面有短柔毛,侧生小叶小,略斜。圆锥花序腋生,长达90cm,有疏长柔毛;苞片披针形;花梗长约3mm,结果时增长;花萼宽钟状,萼齿宽三角形,有疏毛;花冠粉红色,长约5mm;雄蕊10,单体。荚果长达2cm,荚节1-2,半三角状倒卵形,有密生的钩状毛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1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小枝细圆柱形,具棱角,有柔毛,可见具长柄的掌状复叶4-7枚聚生。小叶3,宽卵形,先端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两侧小叶基部不对称,边缘浅波状,表面枯绿色,具短柔毛。质脆。有时可见荚果,长可达2cm,宽3.5mm,具2节,背部弯,密具带钩的小毛,节深凹至腹缝线,果柄长7-10mm。气特异。
性味
味微苦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表;利湿退黄。主风热感冒;黄疸型肝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有清热解表,祛风活血的功能。用于风热感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空青
- 獭肝
- 贯众
- 海鲶
- 牛奶树
- 欧当归
- 牦牛胆结石
- 路旁菊
- 龙爪叶
- 苏木蓝
- 纤冠藤
- 矮脚苦蒿
- 鸡谷草
- 楮茎
- 大皂角
- 香阿魏
- 牛心果
- 安徽小檗
- 凹瓦韦
- 硫黄菌
- 山核桃皮
- 牛舌癀
- 紫靛
- 心不干
- 鲤鱼齿
- 番石榴皮
- 墙草根
- 木苎麻
- 宽叶返魂草
- 荫风轮
- 臭草
- 鼠李
- 鲨鱼骨
- 紫燕草
- 石芥菜
- 羊肾
- 猪脬
- 椬梧
- 鲃鱼
- 西南槐树
- 蒲种壳
- 鸡屎树
- 马骝卵
- 槐胶
- 鸡肝散
- 紫青藤根
- 灯笼草
- 大叶刺篱木叶
- 楤木根
- 绵毛马兜铃
- 大刺儿菜
- 鸡腰果
- 钻地风
- 狼油
- 树腰子
- 五叶壁藤
- 牛筋刺寄生
- 北鹤虱
- 蒸饼
- 麦刺藤叶
- 蛇床子
- 白檀根
- 蘘荷子
- 菩萨鱼
- 酸角
- 败酱
- 十字苔草
- 华山矾根
- 青粱米
- 砒石
- 木槿根
- 杜楝
- 香排草
- 大红袍
- 野花椒根
- 翻白柴
- 迭裂黄堇
- 杜茎山
- 血党
- 黑藁本
- 青羊角
- 紫背绿
- 短茎独活
- 仙百草
- 锡矿
- 大叶黄杨根
- 瑞香狼毒
- 山肉桂
- 石上莲
- 荛花根
- 梁王茶
- 蔓荆子
- 红豆
- 芒萁
- 浮小麦
- 山麻雀
- 芝麻菜
- 云南红豆蔻果
- 罗汉松根皮
- 柱果木榄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