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蒿根
《中华本草》:青蒿根
拼音注音
Qīnɡ Hāo Gēn
英文名
Root of Sweet Wormwood
出处
出自《滇南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temisia annua L.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黄花蒿 一年生草本,高40-150cm。全株具较强挥发油气味。茎直立,具纵条纹,多分枝,光滑无毛。基生叶平铺地面,开花时凋谢;茎生叶互生,幼时绿色,老时变为黄褐色,无毛,有短柄,向上渐无柄;叶片通常为三回羽状全裂,裂片短细,有极小粉末状短柔毛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具细小的毛或粉末状腺状玟点;叶轴两侧具窄翅;茎上部的叶向下膛渐细小呈条形。头关花序细小,球形,径约2mm,具细软短梗,多数组成圆锥状;总苞小,于状,花全为管状花,黄色,外围为雌花,中央为两性花。瘦果椭圆形。花期8-10月,果期10-11月。
功能主治
。主劳热骨蒸;关节酸疼;大便下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青蒿根
拼音注音
Qīnɡ Hāo Gēn
出处
《滇南本草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青蒿或黄花蒿的根。
功能主治
治劳热骨蒸,关节酸疼,大便下血。
复方
①治虚痨发热:青蒿根一钱,地骨皮一钱,柴胡根一钱(炒),鳖甲一钱(炙),石斛一钱。引用清明柳一钱,煨,点童便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②治风湿性关节炎:青蒿根五钱至一两,牛尾或猪脚七寸,炖二时许,饭前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③治大肠下血:青蒿根,单剂煎服。(《滇南本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百合
- 土附子
- 五倍子内虫
- 鸡油菌
- 羊蹄甲
- 通草
- 铁轴草
- 黄连
- 鬼盖
- 瓜子金
- 苦天茄
- 百足藤
- 黑蒿
- 铁藤
- 香石藤叶
- 厚叶旋蒴苣苔
- 小果卫矛
- 珠子参
- 朱顶红
- 苡芭菊
- 龟胶
- 鸡冠苗
- 瓦草
- 龙须草
- 核桃楸
- 山樱桃
- 华无柱兰
- 蟾蜍
- 紫红鞭
- 水飞蓟
- 羊七莲
- 异型莎草
- 红鬼笔
- 山梅花根皮
- 刺叶苏铁
- 滇南杭子梢
- 滇南马钱
- 鸟不宿
- 丝瓜子
- 猕猴梨叶
- 石枣子
- 华东木蓝
- 越橘
- 心叶秋海棠
- 菱粉
- 泡桐叶
- 獾骨
- 松木皮
- 岗梅
- 托盘
- 牛靥
- 灵猫香
- 珠果黄紫堇
- 百解藤
- 狗脚草根
- 骨牌蕨
- 百花锦蛇
- 蟹爪兰
- 过山蕨
- 鸡冠参
- 白茅花
- 暗鳞鳞毛蕨
- 鄂报春
- 葛藟果实
- 知母
- 白云瓜
- 狸尾草
- 地柏
- 小叶黑面叶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大避债蛾
- 藤本夜关门
- 破布木
- 一味药根
- 锦地罗
- 红门兰
- 透骨香根
- 西南山茶
- 榆树
- 白粉蝶
- 山樱桃核
- 对叶林根
- 野丹参
- 催吐萝芙木
- 皱巴坚螺
- 石楠
- 牛扁
- 蒲儿根
- 水晶鱼
- 黄颡鱼颊骨
- 地星
- 石蔓藤
- 下草
- 石上蕉
- 棱萼母草
- 朱砂七
- 筋骨散
- 老虎姜
- 枫香树叶
- 铁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