异型莎草
《*辞典》:异型莎草
拼音注音
Yì Xínɡ Suō Cǎo
别名
咸草((苏南种子植物》),王母钗(《泉州本草》)。
出处
《泉州本草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异型莎草的带根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。秆丛生,高2~65厘米,扁三棱形。叶线形,短于秆,宽2~6毫米;叶鞘褐色;苞片2~3,叶状,长于花序。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,少数复出;辐射枝3~9,长短不等;头状花序球形,具极多数小穗,直径5~15毫米;小穗披针形或线形,长2~8毫米,具花2~28朵:鳞片排列稍松,膜质,近于扁圆形,长不及1毫米,顶端圆,中间淡黄色,两侧深红紫色或栗色,边缘白色;雄蕊2,有时1;花柱极短,柱头3。小坚果倒卵状椭圆形、三棱形,淡黄色。花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稻田或水边潮湿处。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性味
味咸微苦,性凉,无毒。
归经
入心、肝、肺、膀胱经。
功能主治
行气,活血,通淋,利小便。治热淋,小便不通,跌打损伤,吐血。(性味以下出《泉州本草》)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者1~2两;或烧存性研末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鬼笔
- 山梅花根皮
- 刺叶苏铁
- 滇南杭子梢
- 滇南马钱
- 鸟不宿
- 丝瓜子
- 猕猴梨叶
- 石枣子
- 华东木蓝
- 越橘
- 心叶秋海棠
- 菱粉
- 泡桐叶
- 獾骨
- 松木皮
- 岗梅
- 托盘
- 牛靥
- 灵猫香
- 珠果黄紫堇
- 百解藤
- 狗脚草根
- 骨牌蕨
- 百花锦蛇
- 蟹爪兰
- 过山蕨
- 鸡冠参
- 白茅花
- 暗鳞鳞毛蕨
- 鄂报春
- 葛藟果实
- 知母
- 白云瓜
- 狸尾草
- 地柏
- 小叶黑面叶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大避债蛾
- 藤本夜关门
- 破布木
- 一味药根
- 锦地罗
- 红门兰
- 透骨香根
- 西南山茶
- 榆树
- 白粉蝶
- 山樱桃核
- 对叶林根
- 野丹参
- 催吐萝芙木
- 皱巴坚螺
- 石楠
- 牛扁
- 蒲儿根
- 水晶鱼
- 黄颡鱼颊骨
- 地星
- 石蔓藤
- 下草
- 石上蕉
- 棱萼母草
- 朱砂七
- 筋骨散
- 老虎姜
- 枫香树叶
- 铁浆
- 罗布麻叶
- 小对叶草
- 泽芹
- 白石榴根
- 芦花
- 黄荆
- 聚藻
- 梓菌
- 庐山石韦
- 红钉耙藤
- 罐嘴菜
- 刺蓬花
- 秫米
- 淡秋石
- 青鱼
- 虾蟆肝
- 对虾
- 直杆蓝桉叶
- 棕板
- 戟形石韦
- 鳢鱼
- 布渣叶
- 藁本
- 灰钉
- 紫啸鸫
- 鸭胆
- 榕树
- 红皮
- 牿岭勾儿茶
- 倒挂金钩
- 糙叶千里光
- 大一面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