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骨香根
《*辞典》:透骨香根
拼音注音
Tòu Gǔ Xiānɡ Gēn
别名
搜山虎(《分类草药性》)。
出处
《贵阳民间药草》
来源
为杜鹃花科植物云南白珠树的根。9~10月采挖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透骨香"条。
生境分布
产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根,弯曲有分枝,颇长,粗者直径可达2厘米。外表亦褐色,深色之栓皮极易剥落,内部色较淡;散生细根,粗约1毫米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;断面灰黄色,射线明显,本质致密。气芳香。
性味
《分类草药性》:"辛,温。"
功能主治
治胃寒痛,风湿筋骨疼痛,脚气,劳伤吐血,跌打损伤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胃寒气痛,风湿麻木,筋骨疼痛,吐血,跌打损伤。"
②《天宝本草》:"医脚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~8钱;或浸酒。外用: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风湿关节疼痛:透骨香根一两,小血藤五钱,白龙须一钱,牛膝五钱。泡酒二斤。每服约一两;并用透骨香茎叶、生姜、葱煎水外洗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②治风湿性关节炎,跌打损伤,经闭:透骨香根三至四钱,煎服;亦可用二两加酒一斤,浸泡5~7日,每服10毫升,一日三次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③治劳伤吐血:搜山虎、霸王七、竹节七。泡酒服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廉姜
- 栗荴
- 威灵仙叶
- 虾蟆脑
- 柳叶蒿
- 铁包金
- 白千层叶
- 岭南杜鹃
- 栗叶
- 兰石草果
- 卵叶贝母兰
- 大麦泡
- 凉山虫草
- 矮卫矛
- 西瓜
- 六棱麻
- 凉伞盖珍珠
- 李子
- 冷水丹叶
- 青皮
- 兰屿肉豆蔻
- 柃寄生
- 过路惊
- 鸡血七
- 向日葵茎髓
- 野苎麻
- 柳叶菜
- 卵叶寄生
- 庐山香科科
- 柳枝
- 栗寄生
- 冷地卫矛
- 林背子
- 冷水丹
- 冷毒草
- 栗柄金粉蕨
- 柳叶藓
- 厚壳树
- 勒管草
- 庐山楼梯草
- 柳叶鬼针草
- 倒莓子
- 帘子藤
- 林荫千里光
- 柳兰叶风毛菊
- 鲱鱼
- 卵叶橐吾
- 冷饭果叶
- 柳花
- 栗花灯心草
- 六角英
- 栗壳牛肝菌
- 六蛾戏珠
- 柳叶剑蕨
- 百花锦蛇
- 蝈蝈
- 陆英果实
- 冷蕨
- 林檎根
- 凉粉藤
- 桃枝
- 柳叶菜花
- 深山黄堇
- 卤碱
- 绒毛粉背蕨
- 庐山瓦韦
- 大花柳叶菜
- 栾樨
- 林檎
- 芡实
- 密脉鹅掌柴
- 卵叶贝母
- 小叶寄树兰
- 鼠皮
- 短叶锦鸡儿
- 石螃蟹
- 峨眉石凤丹
- 杜仲
- 小百部
- 路旁菊
- 金雀根
- 地乌
- 朱蕉花
- 穿山龙
- 黄毛榕
- 猩猩木
- 渐尖毛蕨
- 无患子皮
- 台湾千金藤
- 鲨鱼胎
- 海狸香
- 长柄车前蕨
- 黄荆叶
- 萱草
- 牛耳散血草
- 黄皮根
- 刺菠
- 对叶林
- 葛谷
- 苏铁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