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王根
《中华本草》:霸王根
拼音注音
Bà Wánɡ Gēn
英文名
Root of Common Beancaper
出处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Zygophyllum xanthoxylum (Bunge)Maxim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,切段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霸王 落叶小灌木,高70-150cm。根粗壮,外皮棕色,枝开展,小枝先端刺状,皮淡灰色。叶在老枝上簇生,在幼枝上对生;叶柄长8-25mm;小叶1对,椭圆状线形或长匙形,肉质,先端钝,基部渐狭,长8-24mm,宽2-5mm。萼绿色,边缘稍呈膜质,长约5-7mm;花瓣黄色,长9-11mm;雄蕊长于花冠。蒴果宽椭圆形,长18-28mm,宽17-26mm,具3宽翅,膜质,有3室,每室含种子1颗,常有1室种子不发育。种子肾形,长6-7mm,宽2.5m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漠地带砂质河流阶地、低山山坡、碎石低丘和干河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北及内蒙古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归经
胃经
功能主治
行气宽中。主气滞腹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霸王根
拼音注音
Bà Wánɡ Gēn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。春、秋采挖,晒干。用时切段。
原形态
灌木,高约1米。根粗壮,外皮棕色。枝开展,皮淡灰色,小枝先端刺状。叶在老枝上簇生,在幼枝上对生;具明显的叶柄,长8~25毫米;小叶1对,椭圆状线形或长匙形,肉质,先端钝,基部渐狭,长8~24毫米,宽2~5毫米。萼绿色,边缘稍呈膜质,长约5~7毫米;花瓣黄色,长9~11毫米;雄蕊长于花冠。蒴果阔椭圆形,长18~23毫米,宽17~26毫米,具3宽翅,膜质;有3室,每室含种子1枚,常有1室种子不发育。种子肾形,长6~7毫米,宽2.5毫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荒漠地带砂砾质河流阶地、低山山坡、碎石低丘和干河床。分布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青海、新疆等地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行气散满。治腹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鳣鱼肝
- 无莿根
- 红大戟
- 露兜竻蔃
- 白婆婆纳
- 地榆
- 大块瓦
- 苦刺
- 鹿蹄根
- 无花果根
- 山艾叶
- 绿萼梅
- 小三棵针
- 儿茶
- 一颗血
- 交连假瘤蕨
- 黄花蒿
- 碎米荠
- 冬瓜子
- 土人参
- 石瓜子莲
- 三张叶
- 假鹰爪根
- 草果
- 断肠草
- 黄瓦韦
- 花红叶
- 大戟
- 平贝母
- 鱼腥草
- 瘦风轮
- 柏树根
- 月季花根
- 凤尾兰
- 苜蓿根
- 黄木耳
- 藏鮡胆
- 红川乌
- 细锥香茶菜
- 鱼脑石
- 虫牙药
- 白果槲寄生
- 凤仙花
- 多蒴曲尾藓
- 漏斗瓶蕨
- 粗叶悬钩子
- 绿结鸡骨
- 碎骨红
- 手掌参
- 南方六道木
- 黄背草苗
- 雷公藤
- 牛胆参
- 野棕
- 榕树果
- 鸡脑
- 鬣羚角
- 水松皮
- 山葡萄
- 大香附子
- 狗头骨
- 杉木
- 宁油麻藤
- 蓝布正
- 珍珠莲根
- 蛇含石
- 梗通草
- 莪术
- 小旋花
- 细叶桉叶
- 大叶蛇泡簕
- 黄珠子草
- 纤毛婆婆纳
- 红毛叶马蹄香
- 多头风轮菜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石楠
- 鸡血莲
- 豪猪肉
- 向日葵茎髓
- 肿柄菊叶
- 狭叶垂头菊
- 大金发藓
- 野芫荽
- 山棯子
- 黄葛树
- 铜锤玉带草
- 细叶卷柏
- 狼油
- 石参
- 凤凰衣
- 虎头兰
- 鹅肉
- 独脚柑
- 黑石耳
- 鱼鳔
- 接骨仙桃
- 君迁子
- 大过路黄
- 禹余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