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麦米
《中华本草》:雀麦米
拼音注音
Què Mài Mǐ
英文名
seed of Japanese Bromegrass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romus japonicus Thunb.
原形态
雀麦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。茎秆直立,高30-100cm。叶鞘紧密贴生于秆,外被柔毛;叶舌长1.5-2mm,先端有不规则的裂齿;叶片长5-70cm,宽2-8mm,两面被毛或背面无毛。圆锥花序开展,下垂,长达30cm,每节有3-7分枝;小穗幼时圆筒状,成熟后压扁,长17-34mm(包括芒),有7-14朵花;颖披针形,边缘膜质,第1颗长5-6mm,有3-5脉,第2颖长7-9mm,有7-9脉;外稃卵圆形,边缘膜质,有7-9脉,先端微2裂,其下约2mm,处生芒,芒长5-10mm,第1外稃长8-11mm;内稃短于外稃,脊上疏具刺毛;雄蕊3,子房先端有毛。颖果线状长圆形,压扁,腹面具沟槽,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。花、果期4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、荒坡、道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陕西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甘;平
功能主治
。主益肝和脾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》:滑肠。2.《本经逢原》:益肝和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雀麦米
拼音注音
Què Mài Mǐ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,平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》:"滑肠。"
②《本经逢原》:"益肝和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麻滓
- 铁扫竹
- 矮杨梅果
- 桉油
- 高山瓦韦
- 青头雀
- 青蛇藤
- 马鬃参
- 天麻子
- 山甘草
- 青海防风
- 鹊
- 青羊角
- 鳕鱼鳔
- 苦天茄
- 庵闾
- 豆黄
- 香叶树
- 青稞
- 饱饭花枝叶
- 粉萆薢
- 大伸筋
- 透骨草
- 铜皮
- 四方藤
- 铜棒锤
- 铁线草
- 铁力木
- 清香桂
- 铅
- 黑海参
- 驱虫斑鸠菊
- 铁罗伞
- 铁脚草
- 青竹标
- 香樟果
- 马蹄叶
- 苦夭
- 苎花
- 高山金挖耳
- 鞘菝葜
- 透骨香根
- 铁仔
- 贵州卷柏
- 黄锁梅叶
- 芋
- 黑头草
- 鹅涎
- 铁锈
- 铁篱巴果
- 峨屏草
- 铁
- 瓢瓜
- 青蒿囊虫
- 二叶舌唇兰
- 苹果
- 雀麦
- 鼠李皮
- 铁线莲
- 矮陀陀
- 飞扬草
- 茱苓草
- 藕粉
- 青羊胆
- 铁骨银参
- 过江龙子
- 糖芥
- 红丝线
- 峨眉黄芩
- 千脚虫
- 朱砂根
- 狗牙根
- 人面子根皮
- 高梁泡叶
- 青榨槭
- 鳍蓟
- 柳叶亚菊蒿
- 牛藤
- 黑豆衣
- 六月寒
- 凹裂毛麝香
- 铁海棠
- 鸜雉
- 青钱柳叶
- 鼠曲草
- 蛇王藤
- 青龙藤
- 青竹标根
- 鹈鹕脂油
- 榼藤
- 黄莲花
- 野豇豆
- 露水草
- 多穗石柯
- 稻草
- 短齿楼梯草
- 黄毛榕
- 四川红淡叶
- 升药底
- 云南鸡矢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