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榔皮
《中华本草》:白榔皮
拼音注音
Bái Lánɡ Pí
别名
色告白、榔皮树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绒毛苹婆的树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rculia villosa Roxb.[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割破树皮,流出汁液,凝固后取下。
原形态
绒毛苹婆 乔木。树皮灰白色。小枝粗壮,并有时痕,幼时被褐色星状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16cm,被毛;托叶披针形,长约1cm;叶掌状3-7裂,基部广心形,长17-22cm,宽与长几相等;中间的裂片广卵形,尾状渐尖,长达8cm,宽约8cm,叶上面被稀疏的短柔毛,下面被密集黄褐色星状茸毛。圆锥花序腋生,密被锈色茸毛;花黄色;萼阔钟状,长约1cm,5裂,外面被短柔毛,内面无毛,裂片披针形,先端急尖,长约6mm,外展;雄花的雌雄蕊柄弯曲,无毛,花药10个;雌花的子房圆球形,花柱向下弯曲,被毛。蓇葖果长椭圆形,长3-5cm,先端略有短喙,内外均密被锈色长茸毛。种子长圆形,黑色。花期2月,果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杂木林中或栽培于村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
化学成分
树胶含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缬氨酸(va-line),脯氨酸(prol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甘氨酸(glycine)及苏氨酸(threonine)。
性味
辛;苦;平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接骨。主风湿痹痛;水肿;小便不利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球穗花千斤拔
- 白石脂
- 变色红菇
- 白药子
- 秋牡丹根
- 土人参
- 败火草
- 宽叶返魂草
- 土荆芥
- 白鱼
- 青溪鳞毛蕨
- 青粱米
- 白花藤
- 青蛙
- 桤木
- 布朗耳蕨
- 白对节子叶
- 北豆根
- 白皮
- 白花猪母菜
- 扁竹兰
- 白花蛇目睛
- 篱天剑
- 鸜雉
- 寒水石
- 白蜡花
- 冬瓜
- 白花岩青兰
- 白暨豚
- 山狸子肉
- 蟛蜞菊
- 瓜馥木
- 扁蕾
- 百脉根
- 毛轴铁角蕨
- 白螺蛳壳
- 土木香
- 白脚威灵
- 白胶香
- 变叶美登木
- 土细辛
- 土一枝蒿
- 青海鸢尾子
- 扁蒲扇
- 巴山虎
- 大杜鹃
- 穿根藤
- 樟
- 尖药花
- 吉祥草
- 披针骨牌蕨
- 寒莓叶
- 青蒿露
- 十大功劳根
- 珠兰
- 红鬼笔
- 小罗伞
- 棕竹根
- 紫荆花
- 甜瓜
- 梓叶
- 棕竹
- 紫油木
- 槠子
- 指天椒
- 安徽杜鹃
- 猪殃殃
- 猪毛七
- 早谷藨
- 紫石英
- 止泻木皮
- 珍珠露水草
- 水棉花
- 蚌粉
- 补血薯
- 鷩雉
- 粽巴叶
- 准噶尔鸢尾
- 凤眼果
- 紫背天葵草根
- 猪母柴根
- 紫红鞭
- 猪牙皂
- 龙脷叶
- 阳雀花根
- 猪脾
- 朱砂根
- 藤黄连
- 竹节香附
- 紫花卫矛
- 紫葳根
- 紫竹根
- 青棉花藤叶
- 斑竹花
- 将军树
- 玉米轴
- 猪脑
- 紫珠叶
- 掌叶蓼
- 紫荆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