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榔皮
《中华本草》:白榔皮
拼音注音
Bái Lánɡ Pí
别名
色告白、榔皮树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梧桐科植物绒毛苹婆的树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rculia villosa Roxb.[Sterculia lantsangensis Hu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割破树皮,流出汁液,凝固后取下。
原形态
绒毛苹婆 乔木。树皮灰白色。小枝粗壮,并有时痕,幼时被褐色星状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粗壮,长约16cm,被毛;托叶披针形,长约1cm;叶掌状3-7裂,基部广心形,长17-22cm,宽与长几相等;中间的裂片广卵形,尾状渐尖,长达8cm,宽约8cm,叶上面被稀疏的短柔毛,下面被密集黄褐色星状茸毛。圆锥花序腋生,密被锈色茸毛;花黄色;萼阔钟状,长约1cm,5裂,外面被短柔毛,内面无毛,裂片披针形,先端急尖,长约6mm,外展;雄花的雌雄蕊柄弯曲,无毛,花药10个;雌花的子房圆球形,花柱向下弯曲,被毛。蓇葖果长椭圆形,长3-5cm,先端略有短喙,内外均密被锈色长茸毛。种子长圆形,黑色。花期2月,果期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杂木林中或栽培于村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
化学成分
树胶含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缬氨酸(va-line),脯氨酸(proline),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甘氨酸(glycine)及苏氨酸(threonine)。
性味
辛;苦;平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接骨。主风湿痹痛;水肿;小便不利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云瓜皮
- 半边藕
- 鞭叶铁线蕨
- 脆蛇
- 滇常山花
- 灯台树果
- 岗梅叶
- 衡州乌药
- 黄芩子
- 荷叶蒂
- 红绵藤
- 苦苣
- 两面针
- 里白
- 麻妹条叶
- 山牵牛
- 密花角蒿
- 牛奶柴
- 女儿红根
- 铁罗汉
- 水杨根
- 香樟
- 向日葵花盘
- 血榧
- 小粉
- 云南铁丝莲
- 野京豆
- 银鱼
- 蜘蛛网
- 壮筋草
- 矮脚苦蒿
- 豹子眼睛果
- 桑沥
- 白桂
- 黄菀
- 山核桃叶
- 紫草茸
- 祁州一枝蒿
- 四棱通
- 草乌头
- 桑螵蛸
- 篱天剑
- 紫硇砂
- 贯众
- 黄荆枝
- 白草根
- 骨牌蕨
- 虫牙药
- 蜀漆
- 牛角腮
- 排钱草
- 石蛇
- 牛心果
- 天文草
- 龙头节肢蕨
- 簇生卷耳
- 赛金刚
- 水黄连
- 山花生
- 槲皮
- 空心莲子草
- 大叶马尾连
- 甘肃棘豆
- 华东阴地蕨
- 穞豆
- 凤尾七
- 华东瘤足蕨
- 丝绵
- 鸡蹼
- 筀笋
- 鸡筋参
- 宽尾石韦
- 九龙藤叶
- 海带根
- 天韭
- 米仔兰花
- 青琅玕
- 七星鱼
- 毛果算盘子
- 水红袍
- 茶子饼
- 钻石风
- 黄皮叶
- 九牛薯
- 兰花叶
- 红粘谷
- 黄耆
- 南瓜蒂
- 泥炭藓
- 黑大豆花
- 赤茯苓
- 朝鲜崖柏仁
- 大戟
- 扇叶人字果
- 金银花露
- 紫荆木
- 云南希草
- 东风菜
- 杜鹃花果实
- 报春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