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珠叶
《*辞典》:紫珠叶
拼音注音
Zǐ Zhū Yè
别名
大风叶、白狗肠、大叶紫珠
英文名
Bigleaf Beautyberry Leaf
来源
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ylla vahl的叶。夏、秋季采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幼枝被灰白色长茸毛。叶对生,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上面有短柔毛,老时稍粗糙,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,两面有不明显的金黄色腺点,聚伞花序5~7次分歧,总花梗长2~4cm;花萼4齿裂,被星状柔毛;花冠紫色,管状,先端4裂,略被细毛;雄蕊4;子房上位,4室。浆果状核果,小球形,有腺点,熟时紫红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 、路旁、疏林中。产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。
形状
叶多卷曲、皱缩,有的破碎。完整者展平后,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15~30cm,宽5~11cm,先端渐尖,边缘有锯齿,上面有短柔毛,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。气微,味微苦。
化学成分
含紫珠萜酮(calliterpenone)、木犀草素、芹菜素、大波斯菊甙(cosmosiin)、木犀草甙。
性味
性平,味微辛、苦。
功能主治
止血消炎,散瘀消肿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贵疡出血、外伤出血、衄血、齿龈出血、扭伤肿痛、化脓性皮肤溃疡、烧伤、流感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硬水黄连
- 亮叶桦皮
- 沙枣树皮
- 红杉
- 人尿
- 化橘红
- 鹅脚板
- 旋花根
- 华山矾果
- 原蚕沙
- 密褶红菇
- 野丁香
- 冬瓜叶
- 毛毡草
- 盐蒿
- 黄精
- 云南风车子
- 刀豆壳
- 盐蛇
- 黑海参
- 制川乌
- 刀口药
- 大泡通皮
- 磨盘草
- 齐墩果
- 合萌根
- 朱砂草
- 水龙胆草根
- 虎斑游蛇
- 卷边桩菇
- 盐麸子根
- 和筋草
- 长杆兰
- 紫芝
- 桂花露
- 大苞叶千斤拔
- 海鹞鱼肝
- 地磨薯
- 大山豆
- 毛苦瓜
- 广东升麻
- 枸橘核
- 称星蛇
- 岩豆藤根
- 樱草根
- 龙头节肢蕨
- 三股筋
- 牡狗阴茎
- 野杜仲果
- 紫弹树
- 茜草茎
- 地八角
- 虫豆柴
- 大半边旗
- 毛黄连
- 辣辣菜
- 撒发
- 西瓜皮
- 天蓬草
- 刺果苏木
- 碎密花
- 萱藻
- 蛤壳
- 白草莓
- 三枝枪
- 紫花鱼灯草
- 山壳骨
- 华东膜蕨
- 尖药花
- 三分丹
- 金钗
- 马骨节
- 草苁蓉
- 铁牛钻石
- 毛柄锦香草
- 檀香泥
- 云雀
- 瓠子子
- 狗屎花
- 十三年花
- 华紫报春花
- 蒙自赤杨
- 空心柳
- 松蘑
- 郎伞木
- 粗糠柴
- 慈乌
- 南瓜花
- 猕猴桃
- 春花胡枝子
- 天水蚁草
- 云南小阴地蕨
- 金鸡勒
- 刺葡萄
- 白云瓜皮
- 小粉
- 救军粮叶
- 丁香树皮
- 大散血
- 满江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