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地虎
《中华本草》:抓地虎
拼音注音
Zhuā Dì Hǔ
别名
劲直小阴地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阴地蕨科植物劲直阴地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trychium strictum Underw.[Osmundopteris stricta Nishida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蕨类植物,植株高30-55cm。具直立而短的根茎和肉质粗壮的长根。总叶柄长25-30cm,多汁,淡绿色;营养叶宽三角形,长约18cm,基部宽24-30cm,呈二至三回羽状分裂;侧生羽片7-8对,近对生,斜出,基部1对最大;一回羽片卵形或宽卵形;二回羽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;裂片宽椭圆形,边缘有浅锯齿;羽轴及小羽轴具狭翼及褐色疏长毛。孢子叶自营养叶基部生出,长几等于营养叶或较短,柄长5-6cm。孢子囊穗长7-12cm,线状披针形,一回羽状分裂;小穗长约lcm,密集向上,光滑无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或阴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吉林、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甘;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毒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抓地虎
别名
劲直阴地蕨
来源
蕨类阴地蕨科植物抓地虎Botrychium strictum Und.,以全草入药。
性味
甘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治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2~3钱,水煎兑酒服;外用捣烂调麦面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楮茎
- 车桑仔叶
- 金丝猴
- 三出叶委陵菜
- 鳖头
- 蝉翼藤
- 柿皮
- 倒卵叶五加
- 丁香蓼
- 海螵蛸
- 红毒茴
- 灰锤
- 鸡爪参
- 阔叶十大功劳
- 苦参
- 丽江青木香
- 凌霄
- 六方藤
- 米皮糠
- 柠条花
- 普贤菜
- 沙棘
- 杉蔓石松
- 透骨草
- 乌蛇膏
- 土沉香
- 莴苣
- 午香草
- 细柄薯蓣
- 香血藤
- 鸮
- 雪胆
- 异被赤车
- 栉叶蒿
- 猪髓
- 黄荆子
- 圆叶碱毛茛
- 珊瑚藻
- 功劳叶
- 大良姜
- 石刷把
- 秋海棠
- 桦叶葡萄根皮
- 小粉
- 麻蕡
- 网脉旋蒴苣苔
- 豆麻
- 了哥王子
- 豇豆壳
- 银鱼
- 小齿锥花
- 雪参
- 青蒜
- 栀子根
- 驴毛
- 萱草根
- 小酒瓶花
- 藕粉
- 华东瘤足蕨
- 白山苔
- 大叶金花草
- 山乌珠叶
- 鸭涎
- 蒙疆苓菊
- 地瓜
- 香木菌桂
- 虎图辣
- 粘人草
- 仰天钟
- 小对叶草
- 苦檀子
- 牛王肺筋草
- 草石蚕
- 海蛤壳
- 僵蚕
- 苦参实
- 鲛鱼
- 琴叶榕
- 青桐翠木
- 山吴萸
- 狮子七
- 四叶草
- 香蕉
- 洋草果
- 竹叶莲
- 宁波溲疏
- 牛胆参
- 八目鳗
- 石龙子
- 羚羊角
- 大薸
- 槠子皮叶
- 泥炭藓
- 牛奶浆根
- 黑面叶
- 山小橘
- 白芥子
- 油茶油
- 芡实
- 留师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