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裂蟹甲草
《中华本草》:掌裂蟹甲草
拼音注音
Zhǎnɡ Liè Xiè Jiǎ Cǎo
别名
虎草、羊角天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常裂蟹甲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calia palmatisecta (Jeffr.) Hand.- MaZz.[Senecio palmatisecta Jeffr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常裂蟹甲草 多年生草本,高50-100cm。根茎粗壮。茎直立,无毛或有疏短柔毛。叶线生;叶柄细,长1-6cm;叶片膜质,宽卵形,长510cm,宽7-14cm,常状深裂,有5-7个裂征,裂片又2-4裂,长2-6cm,宽4-15mm,基部心形,无毛或稍有贴伏短毛。头状花序较多数,排列成部状或疏圆锥状或疏圆锥状,开展或下垂,梗长2-3mm,有短柔毛,有1-2个条形小苞片;总苞筒状圆柱形,长约8mm;总苞片3-4个,长圆状条形,稍钝,有短柔毛或近无毛,长4-5mm;冠毛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冷杉林下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醅、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状茎粗壮。茎无毛。叶膜质,展平呈宽卵形,长5-10cm,宽7-14cm,掌状深裂,有5-7个裂片,裂片又有2-4个直角,基部心形,叶柄细。花序梗有1-2个条形小苞片;总苞筒状圆柱形;总苞片长圆状条形。花3-4,黄棕色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味苦;辛;微甜
功能主治
疏风解表;除湿通络;活血散瘀。主感冒关痛;发热咳嗽;腰腿疼痛;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樟树根
- 竹菌
- 棕榈子
- 饱饭花枝叶
- 鹬肉
- 翡翠
- 虎牙
- 砖子苗
- 紫啸鸫
- 斩龙剑
- 棕榈
- 黄颡鱼涎
- 痄腮树
- 矮脚苦蒿
- 桉树果
- 樟木
- 照山白
- 藏羚角
- 桦树液
- 樟
- 中南星
- 博落回
- 衣鱼
- 粗灰钉
- 总序绿绒蒿
- 柳叶菜花
- 滇榧子
- 簇生卷耳
- 知母
- 锦香草叶
- 人面子
- 粉绿藤
- 紫筒草根
- 浙樟
- 曼陀罗叶
- 环草
- 独脚金
- 莪术
- 蝉蜕
- 獐肉
- 麻糖风
- 沼泽念珠藻
- 水胡满根
- 白鱼尾果
- 五转七
- 高粱米糠
- 浆包藤
- 红花菜
- 野马追
- 猪耳掌
- 葱实
- 狼麻
- 滴血根
- 樟梨子
- 掌羽凤尾蕨
- 紫金沙
- 浙江铃子香
- 小岩白菜
- 禹余粮
- 天山花楸
- 梓菌
- 黄耆
- 中华赛爵床
- 牛筋果
- 螃蟹脚
- 建兰花
- 扶桑叶
- 川楝子
- 古钩藤
- 杠板归
- 铁棒锤
- 冷蕨
- 石莲子
- 元宝槭
- 防风叶
- 凤尾搜山虎
- 饿蚂蝗
- 独叶一枝枪
- 黄毛岩白菜
- 萆薢
- 蒙莸
- 莲子心
- 百草霜
- 飞机草
- 鲛鱼
- 阿利藤
- 掌叶榕
- 大麦
- 马甲子叶
- 蝮蛇胆
- 黑脂麻
- 白蔹
- 大树跌打
- 阿尔泰紫菀
- 章鱼
- 黄秦艽
- 浙江过路黄
- 梨树根
- 水茄冬叶
- 樟树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