娘娘菜
《中华本草》:娘娘菜
拼音注音
Niánɡ Niánɡ Cà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薄蒴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yrodiclis holosteozides(C.A.Mey.)Fenzl ex Fisch.etC.A.Mey[Gouffeia hofosieoidesC.A.Mey.ex Edgew.et Hook.f.;Arenaria holostcoides(C.A.Mey.)Edgew.]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全株有腺柔毛。茎多分枝,具纵条纹。单叶对生;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,长3-7cm,宽2-5mm,几无柄,先端尖或锐尖,表面有柔毛,沿中脉毛较多。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;花梗细长,密生腺毛;萼片5,线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,背面疏生腺毛;花瓣5,白色,宽倒卵形,全缘;雄蕊10,花丝基部宽扁;子房卵形,花柱2,短线形。蒴果卵形,比宿存萼片短,薄膜质,2瓣裂。种子扁肾形,常2-4粒,红褐色,有疣状突起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4200m的田间、山地草原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和西藏。
性味
甘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肺;散瘀托毒。主肺热咳嗽;痈疽疔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榕须
- 野猪肉
- 遍地金
- 漏篮子
- 檰芽
- 玉竹
- 金鱼草
- 五倍子苗
- 鸡脚刺
- 白梅花
- 狼牙委陵菜
- 莿(木冬)
- 榔榆叶
- 文蛤肉
- 榕树果
- 跌破竻
- 白薯莨
- 云南荚蒾根
- 羚羊肉
- 紫丁香
- 鼬瓣花根
- 松节
- 马刀
- 猴头菌
- 山棯根
- 绿段草
- 补骨脂
- 下冈哇
- 竹卷心
- 接骨紫菀
- 大过路黄
- 枇杷核
- 海龟
- 黄藨根
- 龙眼花
- 莱菔子
- 草牡丹
- 葎草根
- 拟进里香
- 鼠妇
- 紫葛
- 岩莴苣
- 高山唐松草
- 华风车子根
- 鱼胶
- 筀笋
- 篦子三尖杉
- 冰糖草
- 滇姜三七
- 猪鬃刚
- 子楝树根
- 独脚金
- 蕹菜根
- 蜈蚣
- 万年青叶
- 驴乳
- 驴骨
- 人面子叶
- 鳞花草
- 白果
- 威灵仙
- 土瓜
- 桦叶荚蒾
- 蛇尾草
- 海州骨碎补
- 甘蔗滓
- 大茶药根
- 莲生桂子草根
- 杜鹃兰
- 苦碟子
- 结香
- 圆叶野扁豆
- 牛角腮
- 铅灰
- 铺地黍
- 苍山橐吾
- 药用倒提壶
- 石榕
- 红筷子
- 新疆香堇
- 箐跌打
- 合欢花
- 青通草
- 龙骨风
- 慈姑叶
- 糠谷老
- 蛾药
- 海桐皮
- 菊花参
- 鸭涎
- 血叶兰
- 夜花藤
- 山桂皮
- 跌打草
- 红对节子
- 火炮草果
- 樟木钻
- 狗舌草
- 全叶马兰
- 咸虾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