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菀
《中华本草》:女菀
拼音注音
Nǚ Wǎn
别名
白菀、织女菀、女宛、女肠、羊须草、茆
英文名
Herb of Common Turczaninowia
出处
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《纲目》:白菀即紫菀之色白者也。雷斅言紫菀白如练色者,名羊须草,恐即此物也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女菀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urczaninowia fastigiata (Fisch.)DC. [Aster fastigiatrs Fisch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全草。秋季采根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女菀 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下半部光滑,上半部有细柔毛。叶互生;基部叶线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5-12mm,基部渐狭成短移山倒柄,先端渐尖,边缘粗糙,疏生细锯齿,花后凋落;茎上部叶无柄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上面光滑,绿色,下面有细软毛,边缘粗糙,稍反卷。头状花序多数,密集成复伞房状;总苞片3-4层,草质,边缘膜质,先端钝;外围有1层雌花,雌花舌状,舌片白以,椭圆形;中央多数两性花,花冠筒状,黄色,长约3.5mm,花药基部钝而全缘;柱头2裂,裂片长圆形,先端钝。瘦果,长圆形,长约1mm,稍扁,全体有毛,边缘有细肋;冠毛1层,灰白色或稍红色,有多数糙毛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荒地、山坡湿润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槲皮素(quercetin),根含挥发油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温肺化痰;健脾利湿。主咳嗽气喘;泻痢;小便短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注意
畏卤碱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经》:主霍乱泄痢,肠鸣上下无常处,惊痫,寒热百疾。2.《别录》:疗肺伤咳逆,出汗,久寒在膀胱,支满,饮酒夜食发病。3.《湖南药物志》:温肺下气,止咳化痰,利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女菀
拼音注音
Nǚ Wǎn
别名
白菀、织女菀(《吴普本草》),女宛(《本草经集注》)。女肠(《广雅》),羊须草(《雷公炮炙论》),茆(《别录》)。
出处
《本经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女菀的全草或根。夏季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~100厘米。茎直立,下半部光滑,上半都有细柔毛。叶互生,基部叶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5~12厘米,宽5~12毫米,先端渐锐,基部窄狭,有短柄,边缘粗糙,疏生细锯齿,花后雕落;茎上叶无柄,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上面光滑,绿色,下面有细软毛,边缘粗糙。头状花序密集成伞房状,小形,直径5~8毫米;总苞筒状,长约4毫米,苞片披针形,有细毛,数列;周围舌状花白色,舌长约2.5毫米,筒长约2毫米;中心管状花黄色,长约3.5毫米,花药基部钝而全缘;柱头2裂,裂片长圆形,先端钝。瘦果长圆形,长约1毫米,稍扁,全体有毛;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。花期秋季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湿润处。分布东北及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槲皮素。根含挥发油。
性味
①《本经》:"味辛,温。"
②《别录》:"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温肺化痰,和中,利尿。治咳嗽气喘,肠鸣腹泻,痢疾,小便短涩。
①《本经》:"主风寒洗洗,霍乱泄痢,肠鸣上下无常处,惊痫,寒热百疾。"
②《别录》:"疗肺伤咳逆,出汗,久寒在膀胱,支满,饮酒夜食发病。"
③《湖南药物志》:"温肺下气,止咳化痰,利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注意
《本草经集注》:"畏卤咸。"
复方
①治咳嗽气喘:女菀五钱,金线吊白米三钱,路边荆五钱。水煎服。
②治肠鸣腹泻:女菀五钱,陈皮二钱,菖蒲二钱。水煎服。
③治小便短涩:女菀五钱,车前草五钱。水煎服。(选方出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麻蕡
- 南烛叶
- 柠鸡儿
- 马钱子
- 马鬐膏
- 女儿红根
- 莽草根
- 女贞根
- 宁油麻藤
- 面筋
- 马尔康水黄连
- 马尾伸筋
- 麻叶
- 麻皮
- 奶浆柴胡
- 锦鸡儿
- 蜜柑草
- 闽粤千里光
- 麦冬
- 金钟茵陈
- 女萎
- 蒙疆苓菊
- 蒙自水芹
- 蒙自草胡椒
- 牛含水
- 牛嗓管
- 牛嗓管树
- 牛奶树
- 马蹄细辛
- 南方荚蒾
- 南板蓝根
- 茅栗
- 南蛇竻根
- 茅膏菜根
- 南蛇藤叶
- 蚂蝗七
- 柠鸡儿果
- 马蹬草
- 马鞭草
- 麻口皮子药
- 麻腊干
- 金金棒
- 南蛇藤
- 女娄菜
- 莽草
- 女贞皮
- 蔓生百部
- 扭鞘香茅
- 虻虫
- 貉肉
- 泥炭藓
- 马扫帚
- 牛奶莓
- 马鞍叶
- 岩豆藤根
- 麻母
- 苜蓿
- 茅瓜叶
- 茅膏菜
- 金鸡尾
- 念珠根黄芩
- 锯鲨肝
- 马蹄甲
- 麦麸草根
- 茅苍术
- 莓叶委陵菜
- 蔓乌头
- 楠木
- 牛口涎
- 马蹄蕨
- 麋骨
- 麻叶荨麻
- 麻雀脑
- 麻鱼肉
- 南方六道木
- 南瓜花
- 南蛇藤根
- 面根藤
- 马蝗果
- 马蹄荷根
- 鮸鱼
- 南苜蓿
- 麻叶绣球果
- 南瓜瓤
- 南粤马兜铃
- 蔓胡颓子根
- 蜢臂兰
- 马交儿
- 马桑
- 马铃根
- 魔芋
- 麋肉
- 麦奴
- 麻栎
- 麻黄
- 金荞麦
- 南蛇簕
- 女娄菜根
- 奴柘刺
- 拿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