蔓胡颓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蔓胡颓子根
拼音注音
Màn Hú Tuí Zǐ Gēn
别名
牛奶子根。
英文名
Root of Glabrous Elaeagnus
出处
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Elaeagnus glabra Thunb.和角花胡颓子Elaegnus gonyanthes Benth.的根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Elaeagnus glabra Thunb.2.Elaegnus gonyanthes Benth.采收和储藏:全年幸免可采,挖根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1.蔓胡颓子 常绿蔓生或攀援援灌木,高达6m。无刺,稀具刺;幼枝密被锈色鳞片。单叶互生;叶辆长5-8mm;叶片革质或薄革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4-12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全缘,上面绿色,光亮,下面灰绿色,被褐色鳞片。花密被银白色和散生少数褐色鳞片,常3-7朵密生于叶腋短小枝上成伞形总状花序;萼筒漏斗形,长4.5-5.5mm,裂片2.5-3mm;雄蕊的花丝长不超过1mm;花柱细长,无毛,先端弯曲。果实长圆形,稍有汁,长14-19mm,被锈色鳞片,成熟时红色。花期9-11月,果期翌年4-5月。2.角花胡颓子 本种与蔓胡颓子的主要区别点为:花单生,萼筒显着四角形(角柱状),裂片长3.5-4.5mm,网状脉在上面极明显,易于识别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丘陵、山地的灌木丛中。2.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2.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涩;性凉
归经
肝;脾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通淋止血;散瘀止痛。主痢疾;腹泻;黄疸型肝炎;热淋;石淋;胃痛;吐血;痔血;血崩;风湿痹痛;跌打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复方
①治水泻或痢疾:牛奶子根一两。煎水服。②治吐血:牛奶子根五钱,煎水服。③治血痢或痔疮出血:牛奶子根五钱至一两。煮甜酒水服。④治血崩:牛奶子根四两,赤芍三钱。熬甜酒吃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州草药》)⑤治跌打痰积肿痛,吐血:蔓胡颓子干根五至八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⑥治风湿性关节炎,急性辜丸炎,慢性肝炎,胃病,河豚中毒,狗咬伤:蔓胡颓子根三至六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根皮:接骨,治疮疥。2.《贵州草药》:清热,利湿,止血。3.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祛风活络,行气止痛,消肿解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蔓胡颓子根
拼音注音
Màn Hú Tuí Zǐ Gēn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。全年可采。
性味
《贵州草药》:"味酸微涩,性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利湿,消肿,止血。治痢疾,水泻,风湿痹痛,肝炎,胃病,吐血,痔血,血崩,跌打肿痛。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根皮:接骨,治疮疥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,利湿,止血。"
③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祛风活络,行气止痛,消肿解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8钱。
复方
①治水泻或痢疾:牛奶子根一两,煎水服。
②治吐血:牛奶子根五钱,煎水服。
③治血痢或痔疮出血:牛奶子根五钱至一两。煮甜酒水服。
④治血崩:牛奶子根四两,赤芍三钱。熬甜酒吃。(①方以下出《贵州草药》)
⑤治跌打瘀积肿痛,吐血:蔓胡颓子干根五至八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⑥治风湿性关节炎,急性睾丸炎,慢性肝炎,胃病,河豚中毒,狗咬伤:蔓胡颓子根三至六钱。水煎服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蟾舌
- 紫杉
- 单体蕊黄芪
- 流苏子根
- 牛肚
- 野花椒根
- 麦瓶草
- 山鸡蛋
- 继木[檵木]
- 榄仁树皮
- 树腰子
- 紫花络石
- 豺皮
- 土人参
- 刺针草
- 南烛根
- 红花木莲
- 砂漏芦
- 灰藋
- 赛金刚
- 红豆
- 玉溪天仙藤
- 三头灯心草
- 鸭脚茶
- 乌药叶
- 苦苣
- 金刚藤头
- 通肠香
- 灯油藤子
- 斑点虎耳草
- 宝盖草
- 泡桐
- 海门冬
- 白辣蓼
- 马勃
- 阳桃花
- 半边山
- 铜苋菜
- 猫花
- 木鳖子
- 大石枣
- 倒挂草
- 商陆叶
- 溲疏
- 飞燕草
- 云南野当归
- 桦叶葡萄根皮
- 蜇虫
- 深山不出头
- 梓白皮
- 绿珊瑚
- 米仔兰花
- 多花景天三七
- 栗树皮
- 胡桃叶
- 黑血藤
- 鸭儿芹
- 飞天蠄蟧
- 羊脑
- 西瓜
- 七星鱼
- 波缘楤木
- 震天雷
- 昂天莲
- 芸薹
- 补血薯
- 香菇
- 杜仲藤叶
- 柚根
- 羊皮
- 黄鼬
- 茯苓皮
- 大管
- 连翘根
- 芹花
- 花脸细辛
- 田菁
- 菩提树花
- 堇宝莲叶
- 药用倒提壶
- 山药藤
- 蕹菜根
- 木蹄
- 山刺柏
- 猬心肝
- 南瓜七
- 小獐毛
- 锯齿王
- 丝茅七
- 龟版胶
- 酱头
- 罗汉松
- 山茶根
- 三筒管
- 白绒草
- 展枝唐松草
- 美商陆
- 木瓜
- 三叶莲
- 红紫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