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自木蓝
《中华本草》:蒙自木蓝
拼音注音
Ménɡ Zì Mù Lán
别名
大铁扫把、铁马豆、白豆、多花木蓝。
英文名
root of Mengtzu Indigo, Mengtzu Indigo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ndigofera mengtzeana Craib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蒙自木蓝 小灌木,高可达1.5m。幼枝赛被平伏的白色丁字毛,不久即脱落,有明显的节。叶互生;奇数羽状复叶,长3-9cm,小叶对生,11-21片,叶纸质;叶片狭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,长5-13mm,宽3.5-6mm,先端圆钝,具短尖,基部圆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疏生丁字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短于叶序,花窑生;萼钟形,5裂;碟形花冠蓝紫色;雄蕊10,二体。荚果劲直,线状圆柱形,长2.4cm,内有种子6-7颗,内果皮有紫色斑点。花期4-7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性味
苦;辛;平;小毒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通络。主肺炎;百日咳;急性胃肠炎;肾炎;牙龈炎;中耳炎;脉管炎;骨髓炎;疮疡肿毒;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30g;研末,每次1-3g,每日3次;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复方
①治肺炎: 蒙自木蓝根粉末一至二钱。 日服三次,开水送服。或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②治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;试治肿瘤: 蒙自木蓝根五钱至一两。泡酒一斤,每次5-10毫升,日服三次。或三至五钱,冷水煎服。③治风湿瘫痪: 蒙自木蓝根二至三钱。炖鸡服。④治疮疡: 蒙自木蓝根粉末撒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蒙自木蓝
拼音注音
Ménɡ Zì Mù Lán
别名
大铁扫把、铁马豆、白豆、多花木蓝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蒙自木蓝的根。夏、秋采集。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小灌木,高可达1.5米以上,幼枝有密生平贴的白毛,有显着的节。羽状复叶,长4~7厘米,小叶13~17,对生,狭矩形或椭圆状矩形,长5~13毫米,宽3.5~6毫米。纸质,下面疏生白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短于叶序,花蓝紫色。荚果,长2.4厘米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疏林下。分布云南等地。
性味
苦,寒。
功能主治
消炎镇痛,舒筋活络。
复方
①治肺炎:蒙自木蓝根粉末一至二钱。日服三次,开水送服。或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脉管炎,骨髓炎,跌打损伤;试治肿瘤:蒙自木蓝根五钱至一两。泡酒一斤,每次5~10毫升,日服三次。或三至五钱,冷水煎服。
③治风湿瘫痪:蒙自木蓝根二至三钱。炖鸡服。
④治疮疡:蒙自木蓝根粉末撒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芝麻壳
- 铁浆
- 走马胎叶
- 枇杷叶露
- 走马风
- 苎麻皮
- 走马芹
- 鲻鱼
- 爬藤榕
- 大扁竹兰
- 鯮鱼
- 紫金皮
- 走茎丹参
- 铜绿
- 野木鱼
- 鸭脚木叶
- 黄山五叶参
- 海带
- 散血藤
- 响叶杨
- 蟋蟀
- 大管
- 西南毛莨
- 风藤草
- 红楤木
- 麦撇花藤
- 黄皮果
- 家白蚁
- 毛蕨根
- 猩猩木
- 省雀花
- 二裂叶委陵菜
- 猴高铁
- 流苏子根
- 黄花仔
- 花锚
- 龙须草
- 大叶白纸扇
- 丝瓜叶
- 功劳叶
- 下田菊
- 石瓜子莲
- 血桐
- 亮叶冬青
- 异木患
- 土半夏
- 七爪风
- 飞机草
- 苦马豆
- 石彭子
- 接骨草
- 金纽子
- 苋实
- 扭筋草
- 土牡蛎
- 蜣螂
- 蜥蜴
- 赶山鞭
- 饭团藤
- 獾油
- 黄花小二仙草
- 树茭瓜果
- 狗核树
- 蝉蜕
- 荠菜子
- 狼油
- 鹅绒藤
- 锅铲叶
- 铜线草
- 狗筋蔓
- 狗脚迹
- 岩茴香
- 凤尾参
- 黄荆
- 野靛青
- 箭杆风
- 粟米
- 牛筋草
- 鲤鱼胆
- 山麻黄
- 香石藤果
- 萹蓄
- 砗磲
- 人参条
- 使君子叶
- 十两叶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南牡蒿
- 梨
- 海柳
- 吐烟花
- 小年药
- 龟甲胶
- 九节风
- 鹅蛋壳
- 橘红
- 桔梗
- 铁马鞭
- 园金柑
- 天青地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