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丽马先蒿
《中华本草》:极丽马先蒿
拼音注音
Jí Lì Mǎ Xiān Hāo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极丽马先蒿的全草或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deicularis decorisima Diels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全草,除去须根、枯叶,洗净,晾干;夏季采收花,阴干。
原形态
极丽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,高10-15cm,常成密丛。根茎短,节少,有宿存的鳞片,下端为圆锥状主根,较细,常有分枝。茎常多条,中央者短,外边者倾卧上升,长达10cm,稍扁平,有沟纹。叶基出或茎生,茎生叶有时假对生;叶柄长1-6cm,被长毛,两侧有翅;叶片长2-7cm,宽0.5-1cm,常羽状深裂,裂片有重锯齿,边缘强裂反卷。花均腋生;苞片叶状;花梗短;花萼密被多细胞长毛,长达2cm以上,萼管卵圆状,前方形裂达一半,齿2,具细柄,上方叶浅红色,筒长达12cm,外面有疏毛,盔直立部分狭稍前俯,向上即转向前上方为膨大的含分,额部下方两侧密生短绒毛,前端卷曲成大半环的长喙,喙长1.3cm,端反指向上,在喙的上半部突然膨大为极高的鸡冠状凸起,端2裂,裂片1长1短,下唇宽达2.8cm,有睫毛;花丝均有密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900-3500m的高山草地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甘肃、青海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花皱缩,棕色至棕褐色。萼管状,前方开裂至半,齿2枚,裂片有锐齿,花冠及花冠管均铍疏毛,上端稍膨大部分的内面着生雄蕊,先端为大半环状的长喙,喙长约10mm,喙端向内弯曲,先端2裂,呈鸡冠状凸起。气微香,味淡、微苦。[br]以色鲜、气微香,无杂质者为佳。
性味
全草味淡、苦;性微寒;花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急性胃肠炎;食物中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碎骨红
- 狮子尾
- 刮筋板
- 山樱桃核
- 龙角草
- 人中白
- 蚌泪
- 铧尖草
- 大白顶草
- 西藏羊耳兰
- 水藁本
- 皱杓兰
- 大黄
- 柳白皮
- 胡麻仁
- 水边指甲花
- 雪乌
- 宜梧叶
- 青头菌
- 鸡娃草
- 野饭豆
- 竹节树
- 小蒜
- 红管药
- 地毡草
- 水蛇皮
- 红花月见草
- 水马桑枝叶
- 金背枇杷叶
- 细果角茴香
- 大枣
- 鲤鱼脑
- 灰栒子
- 花椒叶
- 裂叶翼首花
- 铅丹
- 辽瓦松
- 无毛南蛇藤
- 伯乐树
- 穬麦蘖
- 红果参
- 空心花
- 树头芭蕉
- 青棉花藤
- 地黄连
- 润肺草
- 搬倒甑
- 绒背蓟
- 梧桐
- 敦盛草
- 柃寄生
- 石南藤
- 团花龙船花
- 地草果
- 菱叶山蚂蝗
- 空心泡
- 栗树皮
- 小飞蓬
- 文竹
- 骆驼黄
- 大叶鸡菊花
- 对虾
- 树头发
- 茄子
- 猬菊
- 老白花树皮
- 饭团根
- 黄背草苗
- 藤槐
- 十八症
- 猪毛七
- 杏仁
- 蚌粉
- 藏丁香
- 紫花堇菜
- 瑞香叶
- 山橘叶
- 雀
- 蚯蚓
- 补血草
- 肉连环
- 石韦
- 苦白蜡
- 指天椒
- 鼻涕果
- 木竹子油
- 牛心茄子
- 蘑菇
- 淡竹根
- 蝙蝠葛
- 续断
- 长距鸟足兰
- 鳗鲡鱼膏
- 波罗蜜叶
- 沙地娃儿藤
- 刺槐
- 沙参
- 猫花
- 紫铜矿
- 量天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