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兰花
《*辞典》:建兰花
拼音注音
Jiàn Lán Huā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兰科植物建兰的花。建兰花,秋季采(春兰花,春季采;夏兰花,初夏采)。
原形态
建兰(《群芳谱》),又名:燕草(陶弘景),秋兰(《本草衍义》),八月兰(《分类草药性》),官兰。
多年生常绿草本。根长圆柱状,簇生,肥厚。叶根生,成束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0~60厘米,宽7~12毫米,稍坚挺,暗绿色。总状花序直立,花茎通常略短于叶,有鞘状苞片,花3~9朵,芳香,径3~4厘米;萼片矩圆状披针形,长2~2.5厘米,短尖,淡黄绿色,有紫色线条;花瓣稍小而色淡,唇瓣卵状矩圆形,全缘或微3裂,向外反卷,绿黄色,有红色或褐色斑点;蕊柱直立,花药顶生,盖状,花粉块2;子房下位。蒴果含多数微细种子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生境分布
野生于山谷中。各地均有栽植。
性味
《泉州本草》:"味辛,平,无毒。"
归经
《泉州本草》:"入心、脾、肺三经。"
功能主治
理气,宽中,明目。治久咳,胸闷,腹泻,青盲内障。
①《纲目拾遗》:"素心建兰花除宿气,解郁。蜜渍青兰花点茶饮,调和气血,宽中醒酒。黄花者名蜜兰,可以止泻。色黑者名墨兰,治青盲最效。"
②《分类草药性》:"明目。"
③《泉州本草》:"治久嗽。"
④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:"清肺除热,消痰止咳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泡茶饮或水炖服。
复方
治久嗽:建兰花十四朵。水炖服。(厦门《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》)
备注
建兰品种甚多,其中以花色纯白者为上,称为"素心兰"。
此外,同属植物春兰及夏兰的花、根、叶亦同等入药。春兰1茎1花,花期春季;夏兰1茎7~10余花,花期初夏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牛心果
- 四孢蘑菇
- 苏木蓝
- 狐心
- 清香桂
- 短柄南蛇藤果
- 牛筋刺寄生
- 贯众
- 白刺花
- 胡桐泪
- 三七
- 桔梗
- 矮脚苦蒿
- 兜冠黄共享
- 蟹
- 金钱白花蛇
- 柳花
- 假蒟果穗
- 实葫芦根
- 海藻
- 海木
- 犁头草
- 广金钱草
- 柳叶菜花
- 羊肉
- 戟叶瓦韦
- 飞来蓝
- 胡桃仁
- 构皮麻
- 楮皮间白汁
- 大粘药
- 白勒
- 百药煎
- 沙枣
- 白饭树
- 黄蜀葵茎
- 谷精草
- 蜡梅花
- 狮子草
- 鸭儿芹根
- 榆叶
- 篦子三尖杉
- 草藤乌
- 刀豆根
- 柱果木榄叶
- 雨韭
- 光叶地不容
- 马蹄草
- 刺柄莲座蕨
- 荠苎
- 红叶树子
- 两色鳞毛蕨
- 石凤丹
- 狐肠
- 人指甲
- 山东肿足蕨
- 白头翁
- 羊蹄
- 罗汉果根
- 土贝母
- 酒糟
- 田葱
- 地牯牛
- 大叶子
- 扭筋草
- 虎尾兰根
- 华萝藦
- 建兰叶
- 苦檀子
- 祁州一枝蒿
- 金钟花
- 大树跌打
- 柱果铁线莲
- 锦葵
- 大肺经草
- 川莓
- 藏三七
- 马骝卵
- 广枣
- 豹皮樟
- 金腰
- 葛上亭长
- 匙叶草
- 一支箭
- 枫寄生
- 木瓜核
- 狐狸尾
- 笔罗子
- 苦蘵
- 独行千里
- 荆芥
- 蟋蟀
- 光叶巴豆
- 麦撇花藤
- 草本三角枫
- 海龙
- 岗梅根
- 树茭瓜果
- 饭团藤
- 金鸡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