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丝藤
《中华本草》:金丝藤
拼音注音
Jīn Sī Té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木犀科植物樟叶素馨的根或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。根挖出后,除净泥土,切片,晒干;叶多鲜用。
原形态
攀援灌木,高1-4m。全株元毛。小枝圆柱形或具沟纹,径1-2mm。叶对生,单叶;叶柄长4-10mm,扭转,有关节;叶片纸质或薄革质,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稀被针形,长5-10.5cm,宽1.5-4.5cm,先端锐尖至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叶缘反卷,基出脉5条,外侧1对不明显,向上延伸直达上部,并与横脉相连接。花单生,或呈伞状聚伞花序,顶生或腋生,有花1-5朵;花序无梗或梗长0.2-2cm;苞片线形,长2-4mm;花梗细长,长1.4-2.5cm,向上渐增粗;萼管长2-3mm,裂片5枚,尖三角形,长1-2mm;花冠白色,高脚碟状,花冠管长0.9-1.3cm,径1-2mm,裂片9-11枚,披针形,长1.1-2cm,宽1.5-3mm,先端渐尖。果球形或椭圆形,长1-1.5cm,径0.8-1.5cm,呈黑色。花期3-9月,果期5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中或沙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海南、云南。
性味
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接骨疗伤。主咽喉肿痛;热毒疮疡;骨折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丝藤
别名
大素馨花、香花藤
来源
木犀科金丝藤Jasminum cinnamomifolium Kobuski var. axillare Kobuski,以根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消炎,接骨。主治咽喉肿痛,尿闭,外伤出血,骨折,疮,疖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外用适量研粉撒伤口,或鲜品适量捣烂复位后外敷固定,或鲜叶捣烂或研粉热水调匀外包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核桃皮
- 枫香树皮
- 深山酢浆草
- 八角香
- 新疆木通
- 羊角棉
- 橹罟子
- 胡桃仁
- 栲栗果壳
- 细叶黄杨
- 美舌藻
- 赛番红花
- 山鸡腿
- 黑升麻
- 广西美登木
- 北鱼黄草
- 天星藤
- 小红柳根
- 泉水
- 撒发
- 五龙皮
- 伤寒草
- 七星剑
- 金线兰
- 榕树
- 蝮蛇脂
- 碱蓬
- 白芍
- 酸猴儿
- 落霜红
- 石见穿
- 秋木瓜
- 海州常山
- 兜兰
- 方榄
- 金银花子
- 毛毡草
- 猫儿屎果
- 一把伞
- 酥
- 光叶海桐叶
- 槐胶
- 蛇婆子
- 何首乌
- 红马蹄草
- 篱天剑
- 杨梅树
- 台湾海棠
- 黄瓜子
- 白仙茅
- 汉中防己
- 光亮密网蕨
- 蜀五加
- 石链子
- 白草莓
- 喜树叶
- 团叶槲蕨
- 蔗鸡
- 秃疮花
- 凤凰衣
- 沙芥
- 十大功劳根
- 鼠牙半支
- 香胶木
- 蜂毒
- 树韭菜
- 柏勒儿茶
- 秘鲁香胶
- 豆列当
- 西瓜黑霜
- 散血草
- 石楠
- 枳椇木皮
- 柱果铁线莲
- 栀子花根
- 中华水龙骨
- 中国繁缕
- 竹节海棠
- 竹蠹虫蛀末
- 枳椇叶
- 止血扇菇
- 猪鬃刚
- 小红袍
- 窄叶南蛇藤
- 指甲花叶
- 紫柚木
- 紫油木皮
- 紫萁苗
- 猪胆粉
- 皂柳根
- 知风草
- 指甲兰
- 枳椇子
- 风箱树花
- 猪血
- 指天椒
- 栀子
- 棕树根
- 止泻木皮
- 猪殃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