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参
《中华本草》:黄花参
拼音注音
Huánɡ Huā Shēn
别名
毛叶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粘毛假尖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serdoechmanthera glutinosa (Nees) Bremek. [Strobilanthes glutinosa Nees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粘毛假尖蕊 多年生草本,茎直立,高70-100cm。全株密被腺毛,分泌大量粘液。单叶对生;无柄;叶片长卵形,长4-9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疏浅齿。总状花序着生于茎枝上部,花对生;苞片叶状;花紫色;萼5裂;花管状,先端5裂;雄蕊4,二强,花丝基部有薄肼质相连,花筒内面有2行短毛。蒴果有角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岩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微甘;性平
功能主治
益气补血。主形体虚弱;头晕目眩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梅花冰片
- 杜茎山
- 大草蔻
- 栗毛球
- 化橘红
- 春花木
- 圆叶野扁豆
- 翠雀花
- 水苏
- 肉半边莲
- 革叶茴芹
- 黄蜀葵叶
- 山茶子
- 粤瓦韦
- 黄连花
- 万年松
- 金橘核
- 梓叶
- 荷叶
- 断板龟
- 大黄
- 竹蠹虫蛀末
- 蓝茶
- 合子草
- 柳叶亚菊蒿
- 天青地白
- 黄花香
- 碎米蕨
- 大画眉草花
- 翅卫矛
- 山牛毛毡
- 榆树
- 美人蕉
- 西藏花椒种子
- 穿根藤
- 紫堇
- 吹风散
- 茄叶
- 山五味子叶
- 分筋草
- 磨盘根
- 甜叶菊
- 紫石英
- 蘽根
- 狭叶山胡椒
- 禹州漏芦
- 矮脚苦蒿
- 刺石榴
- 披散糖荠
- 水塔花叶
- 藿香根
- 双翎草
- 黄背草果
- 自消容根
- 掌叶蓼
- 功劳木
- 大人血七
- 百合
- 鲚鱼
- 梅
- 水栀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刀口药
- 地瓜果
- 鼠肾
- 滇南美登木
- 水毛花
- 干岩矸
- 海柏
- 一点血
- 胡桃壳
- 锯鲨卵
- 滇西风毛菊
- 大黄草
- 水蛇皮
- 荷莲豆菜
- 东北红豆杉
- 岩笋
- 柱果木榄叶
- 槲实仁
- 马兰
- 雪山一支蒿
- 大剑叶木
- 黑色鳞毛蕨
- 合掌消
- 假茶辣
- 吕宋果
- 鸡毛狗
- 马刀肉
- 野西瓜苗子
- 叶下珠
- 小花黄堇
- 真藓
- 柏子仁
- 鹭肉
- 熊尾草
- 倒提壶
- 龙骨
- 牡荆子
- 风寒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