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万年草
《*辞典》:小万年草
拼音注音
Xiǎo Wàn Nián Cǎo
别名
石豆瓣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景天科植物小万年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细弱,肉质,不实枝匍匐,结实枝直立或倾斜,高10厘米左右,微带紫色。花枝上的叶互生披针形或阔线形,长9毫米左右,先端钝,基部囊形,紫绿色。聚伞花序顶生;花小,多数,有短柄;萼片5,阔线形,较花瓣为短,先端钝,绿色微带紫色;花瓣5,黄色,广披针形,先端有凸尖。
生境分布
生于深山潮湿的岩石上。
性味
性凉,味苦涩。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石豆瓣、岩豇豆各五钱。泡酒服。日服二次。
②治痔疮出血:石豆瓣五钱。蒸酒冷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小万年草
拼音注音
Xiǎo Wàn Nián Cǎo
别名
石豆瓣
来源
景天科小万年草Sedum subtile Maxim.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贵州。
性味
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痔疮出血。
用法用量
3~5钱,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仙鹤草
- 麻鱼骨
- 红楠
- 鲫鱼脑
- 胡葱
- 柏子仁
- 茴香虫
- 糖芥
- 水牛角浓缩粉
- 沼泽念珠藻
- 大枣
- 白绒草
- 大蛇药
- 杉木油
- 杏香兔耳风
- 牛胆参
- 滇南杭子梢
- 椋子木
- 莺
- 八角茴香
- 省沽油根
- 灰凤梨
- 爆仗竹
- 红紫苏
- 金鸡纳
- 阳雀花根
- 毛花洋地黄
- 肉豆蔻衣
- 小红柳根
- 吉龙草
- 兜兰
- 九头草
- 条叶垂头菊
- 盾叶薯蓣
- 原羚角
- 野菰
- 小广藤
- 绿绒蒿
- 黄蜀葵
- 红半边莲
- 生姜
- 烟筒花
- 石见穿
- 滇海水仙花
- 杠木
- 高原点地梅
- 柳杉
- 白头翁花
- 海鳗卵
- 河豚目
- 叩头虫
- 崇澍蕨
- 绿萼梅
- 蓼子草
- 狼膏
- 毛果珍珠茅
- 野麦子
- 疏松卷柏
- 土羌活
- 枳茹
- 寻骨风
- 刺萆薢
- 山毛藓
- 碎米柴
- 散尾葵
- 环维黄杨星D
- 李核仁
- 紫啸鸫
- 吴茱萸根
- 一柱香
- 荠菜花
- 地蜂子
- 羊脑
- 雕骨
- 玉蜀黍苞片
- 石帆
- 荔枝草
- 土贝母
- 地乌
- 菜蓟
- 长瓣马铃苣苔
- 狭叶蓬莱葛
- 鸡嗉子花
- 网脉橐吾
- 苣荬菜
- 黑皮青木香
- 大叶白头翁
- 家独行菜
- 广州山柑
- 乱草
- 红头草
- 沙梨
- 落花生
- 金丝杜仲
- 荷莲豆草
- 黑沙蒿子
- 红毛野海棠
- 柏根白皮
- 蛇葡萄根
- 青藤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