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果栀子
《中华本草》:小果栀子
拼音注音
Xiǎo Guǒ Zhī Zi
别名
水黄枝、水栀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狭叶栀子的果实及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ardenia stenphylla Merr.采收和储藏:根全年均可采,洗净切片晒千。秋后采果,晒干。
原形态
狭叶栀子,灌木,高0.5-3m。全株无毛。小枝纤弱。叶对生,常密集;托叶膜质,长7-10mm,脱落;叶片薄革质,条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3-8cm,宽4-10mm,先端钝,基部下延,边缘常反卷。花单生于小枝顶端,白色,芳香,盛开时直径达4-5cm;具短梗;萼筒倒圆锥形,长约1cm,顶部5-7裂,裂片狭披针形,与萼筒等长或更长;花冠高脚碟状,花冠筒长4-6cm,先端5至多裂,盛开时裂片外反,长圆状倒卵形,长2.5-3.5cm;花丝短,花药伸出,线形,长约1.5cm,基部外弯;柱头棒状,顶部膨大。果实椭圆形,长1-2.5cm,直径1-1.3cm,有微棱,棱的上下两端有狭翅,具宿存而增大的花萼。花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溪涧旁或河的两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。
性味
苦;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黄疸;感冒发热;吐血;衄血;尿血;肾炎水肿;疖肿痈疽;烧烫伤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10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扭肚藤
- 蝲蛄石
- 丁香枝
- 野鸡脑
- 叩头虫
- 天目木姜叶
- 野鸡草
- 刺萆薢
- 水杨木白皮
- 罗锅底
- 杏仁
- 羊肚
- 鳢鱼
- 功劳叶
- 溲疏
- 莨菪
- 红丝线
- 老鸦花藤
- 花叶狗牙七
- 水麻
- 蛇根木
- 莲衣
- 鸽粪
- 使君子叶
- 山萩
- 红果参
- 猫肝
- 伊贝母
- 亚麻
- 猪殃殃
- 菊花根
- 石香葇
- 短柄五加
- 鸡大腿
- 芸薹子油
- 瘤孢地菇
- 紫红鞭
- 景天三七
- 马钱子
- 花楸
- 夜明砂
- 大夜关门
- 黑面叶
- 炮姜
- 湖瓜草
- 黑穗石蕊
- 降香
- 石凉伞
- 多斑紫金牛
- 黄芩
- 菊苣
- 珊瑚冬青
- 满天星
- 黄竹参
- 家独行菜
- 黑种草
- 旱田草
- 上树咳
- 野鸡肉
- 刺楸
- 水蔗草
- 翼核果
- 土木贼
- 椿树花
- 夏枯草露
- 杜梨
- 野薴麻
- 柳白皮
- 姬蕨
- 石螃蟹
- 木防己
- 榄仁树皮
- 三消草
- 毛蜂斗草
- (鱼彭)鱼鳃
- 猪肉
- 鱼脑石
- 黄皮根
- 小接骨丹
- 刺参
- 衡州乌药
- 莲房
- 酸模
- 嘉兰
- 天牛
- 叉枝鸦葱
- 山莨菪
- 黑藁本
- 栾华
- 树甘草
- 树扁竹
- 天门冬
- 向日葵花托
- 棕榈
- 咸秋石
- 看麦娘
- 深山不出头
- 毛水苏
- 山香圆
- 橙子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