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过江龙
《中华本草》:小过江龙
拼音注音
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
别名
小过山龙、卷柏
英文名
Herb of David's Spikemoss
出处
出自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小过江龙,水煎服可致腹泻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.[S.gebaueriana Hand.-Mazz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。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蔓生卷柏,多年生草本。主茎伏地蔓生,多回分枝,各分枝基部生根,细小,纤弱。营养叶二形,草质,背腹各2列,腹叶(中叶)指向枝顶,长卵形,锐尖头或渐尖头,背叶(侧叶)向两侧平展,卵状披针形,钝尖头,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,边缘膜质,白色,多少有睫毛状齿。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;孢子叶卵状三角形,长渐尖头,边缘有微齿,孢子囊圆形。孢子二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石缝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西南及山东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陕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江苏、江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微辛;温
归经
肺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舒筋活络。主肝炎;腹泻;风湿性关节炎;烫伤;外伤出血;筋骨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泡酒,3-9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小过江龙
拼音注音
Xiǎo Guò Jiānɡ Lónɡ
别名
小过山龙
出处
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卷柏科植物蔓生卷柏的全草。秋季采收。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主茎伏地蔓生,多回分枝,各分枝基部生根,细小,纤弱。营养叶二形,草质,背腹各2列,腹叶(中叶)指向杖顶,长卵形,锐尖头或渐尖头,背叶(侧叶)向两侧平展,卵状披针形,钝尖头,基部为不对称的心形,边缘膜质,白色,多少有睫毛状齿。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顶端;孢子叶卵状三角形,长渐尖头,边缘有微齿,孢子囊圆形。孢子二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林下石灰岩上或山地阴湿石上。分布山东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四川、湖南、陕西、河南、河北等地。
性味
苦涩微辛,性温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筋骨疼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每用1~3钱,泡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鱼鳅串
- 小被单草
- 小飞蓬
- 小狼毒
- 细柱五加
- 小花五味子根
- 小花五味子藤
- 小花琉璃草
- 小野鸡尾
- 小飞扬草
- 小龙胆草
- 新疆一支蒿
- 狭叶当归
- 小牛肝菌
- 小红蒜
- 细竹蒿草
- 细锥香茶菜
- 小鸦葱
- 小黄构
- 小黄皮
- 小黄素馨
- 新疆远志
- 熊掌
- 熊脑
- 小茴香
- 兴安独活
- 小黑牛
- 火把花
- 心不干
- 新疆卫矛
- 新疆藁本
- 新裂耳蕨
- 狭叶鸦葱
- 狭绿叶线蕨
- 小花吊兰
- 小花清风藤根
- 仙桃草
- 咸酸蔃
- 小黄树
- 小粉
- 细柄薯蓣
- 小黄断肠草
- 新疆木通
- 细枝柃
- 细香葱
- 心叶荆芥
- 狭叶败酱
- 小草乌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悬钩根
- 狭叶蓬莱葛
- 小花清风藤
- 小花青藤
- 小花黄堇
- 心叶党参
- 狭眼凤尾蕨
- 小红蒜根
- 小羊桃
- 寻骨风
- 细叶藁本
- 小红苏
- 短枝六道木
- 小青藤香
- 狭叶垂头菊
- 杏叶防风
- 小草
- 狭叶露珠草
- 小羊肚菜
- 金光菊
- 刺齿凤尾蕨
- 野鹅脚板
- 土茶
- 杉木根
- 多裂委陵菜
- 蟾蜍胆
- 树花
- 苦马豆
- 慈竹
- 干漆
- 倒地铃
- 鲫鱼头
- 雾水葛
- 鼍甲
- 蝶兰
- 通草
- 曲枝假蓝
- 龙州线蕨
- 一把伞
- 铜苋菜
- 大木通
- 豆腐渣
- 夜香牛
- 雀舌草
- 马蹄金
- 四大天王
- 紫弹树根皮
- 黄藨根
- 铁篱笆
- 粘鱼须
- 鹿耳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