细木通
《中华本草》:细木通
拼音注音
Xì Mù Tōnɡ
别名
粗糠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莓叶铁线莲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lematis sibirica(L.)Mill.[Atragene sibirica L.;Clematis alpina (L.)Mill.subsp.sibirica Kuntze]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,去粗皮,晒干。用时切段或切片。
原形态
莓叶铁线莲,木质藤本。小枝圆柱形,有纵皱纹,被开展的淡灰黄色柔毛。叶对生,三出复叶;叶柄长6-8cm,实习期被柔毛;小叶片卵圆部圆形或浅心形,上部2、3的边缘有粗钝锯齿,下部丛缘,其出弧形主脉3-5条,下面主脉及侧脉均隆起,两面被淡灰黄色柔毛,下部有一对线状披针形包片,长1.5cm;萼片4,长方椭圆一菜,长约1.5cm;宽4-7mm,下部靠合成管状,先端微反卷,直径约1.5cm,外面及边缘密被淡灰黄色柔毛,内面仅反卷的先端被绒毛;花瓣无;雄蕊多数,长1.5-1.7cm,花丝线形,基部有稀疏短柔秘,上部被长柔毛,长度超过工人阶级药,花药长方椭圆形,长约2mmm,无毛;心皮多数,被绢状毛,花柱基部被长柔毛,上部毛短。瘦果扁平,宿存花柱羽毛状,长3-3.5cm。花期11月至翌年1月,果期2-3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边、小河边、路旁或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新疆。
形状
性状鉴别,茎枝呈圆柱形,稍扭曲。除去粗皮者淡棕黄色,并可见分枝基部存在甘质中膜质鳞片,节稍膨大,质坚,断面木部占大部分,必管孔较大。气微,味微苦辛。
性味
味苦;淡;微 辛;性微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利尿;祛瘀通络。主疮痈疖肿;乳腺炎;水肿;小便不利;癃闭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他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外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瓦楞子
- 苦地胆
- 山苏子根
- 竹林标
- 蚌肉
- 半枫荷
- 蘼芜
- 峨眉观音座莲
- 山檨叶泡花树
- 迭裂黄堇
- 七筋姑
- 蜜蜡
- 杜茎山
- 雌黄
- 长管假茉莉
- 蚺蛇肉
- 大种鹅儿肠
- 田麻
- 无名子
- 水龙胆草根
- 李树叶
- 长叶水麻
- 茳芒决明
- 梧桐
- 番石榴子
- 向日葵子
- 牛耳散血草
- 鲨鱼肉
- 菝葜
- 小一把抓
- 金针菜
- 滇白药子
- 细轴荛花
- 大杜鹃
- 向日葵茎髓
- 小马齿苋
- 岗柃叶
- 滇常山花
- 小画眉草
- 锦鸡儿
- 软骨过山龙
- 麻皮
- 糖橘红
- 矩镰荚苜蓿
- 苘麻子
- 大黑蒿
- 水蛇
- 粟糠
- 野芫荽
- 菠菜
- 楤木白皮
- 长叶珊瑚果
- 碎米蕨
- 绢毛木姜子
- 小花酸藤子
- 藓生马先蒿
- 鸡公柴
- 桐木
- 箬叶
- 绛梨木叶
- 田基黄
- 血参
- 旋鸡尾
- 芋梗
- 山柑算盘子
- 星状风毛菊
- 冰球子
- 唐古特青兰
- 树头菜
- 小喇叭
- 黄蜀葵
- 滇崖爬藤
- 羯布罗香
- 散血草
- 杉木
- 蛏肉
- 旱田草
- 紫金标
- 盘羊睾丸
- 雪乌
- 草贝母
- 银柴胡
- 枇杷花
- 刷把草
- 松蘑
- 香叶
- 游草
- 柘树茎叶
- 韭菜莲
- 茶树根
- 地牯牛
- 一味药
- 华金腰子
- 祖师麻
- 叶上珠
- 黑大豆叶
- 藤碎补
- 竹林霄
- 朱砂根叶
- 青杠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