狭叶垂头菊
《中华本草》:狭叶垂头菊
拼音注音
Xiá Yè Chuí Tóu Jú
别名
垂头菊
英文名
Narrowleaf Cremanthodium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狭叶垂头菊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emanthodium angustifolium W. W. Smith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狭叶垂叶头菊 草本,高达45cm。根多数,稍肉质。茎下部无毛或近无毛,上部被白色或有时混有紫色绵毛。基生叶密集,条状披针形,长达24cm,宽1.5-2cm。先端尖或稍尖,基部膜质,鞘状,全缘,无毛,近无柄;茎下部叶通常3,条状披针形或狭条状匙形,长5-9cm,无柄;茎上部叶苞叶状,条形工钻形,长1-1.5cm。头状花序中等大,单生于茎端,下垂;总苞半球状,直径2.5-3cm;总苞片1层,宽披针形,长12-15mm,稍尖,紫色,被暗紫色长柔毛,干时近黑色,被暗紫色长柔毛,干时近黑色;小花筒状,橙黄色,长约8mm。瘦果长圆形,长4-5mm,有条纹;冠毛污白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高山草地和沼泽草甸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及云南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疮疡疖肿;肺痈;乳痈;肠痈;热病高热;热结便秘;蛇虫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有退烧、消炎的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枫柳皮
- 土羌活
- 沙旋复花
- 白升麻
- 白杜鹃花
- 青叶胆
- 蟾头
- 龙骨
- 铜棒锤
- 香叶子
- 紫堇
- 天文草
- 光背杜鹃
- 单花鸢尾
- 血人参
- 三分三
- 岗梅叶
- 水细辛
- 狗肝
- 狗脚迹
- 南蛇藤
- 葛蔓
- 梧桐
- 沙红柳
- 土木香
- 苍耳根
- 嘉兰
- 桃根
- 塔黄
- 太阳海星
- 铁角凤尾草
- 女儿茶
- 凤尾蕉花
- 黄皮血藤
- 柳白皮
- 毛茛
- 还筒子
- 栗叶
- 黄藤叶
- 马肝
- 铁海棠
- 番荔枝
- 菟丝子
- 太白小紫菀
- 列当
- 金精石
- 锯鲨卵
- 新疆芍药
- 小垂头菊
- 燕子尾
- 乌榄仁
- 轮伞五加
- 对叶豆
- 七里香
- 白饭树根
- 阴香根
- 鹤虱
- 乌蛇皮
- 鼋膏
- 大红袍
- 节节草
- 飞天蠄蟧
- 野凤仙花
- 岗松根
- 沙地柏
- 黄瓜皮
- 痰药
- 水伤药
- 石米
- 紫云英子
- 马铃根
- 雷公连
- 大头橐吾
- 小花黄堇
- 海蝰
- 沙生风毛菊
- 香蕉根
- 高原鸢尾子
- 沙糖木
- 大雪上一枝蒿
- 黑水鸡
- 红藤蓼
- 地菍果
- 岩景天
- 仙半夏
- 构树
- 石鲫
- 獭四足
- 素馨花
- 青棉花藤
- 脱力草
- 大沙叶
- 戴胜
- 鸭脚茶
- 海金沙
- 紫花鱼灯草
- 鸡血
- 罗平蓟
- 矮杨梅果
- 龙爪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