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龙胆草
《中华本草》:小龙胆草
拼音注音
Xiǎo Lónɡ Dǎn Cǎo
别名
青鱼胆草、雪里梅、小内消、细龙胆、凤凰花、小雪里梅、寒风草、小青鱼胆、小酒药花根、星秀花、血龙胆、青鱼胆、疔药、小龙胆、傍雪开、龙胆草、胆草、穿山七、九月花、草龙胆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.ex Hem-s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-50cm。根数条从生,稍肉质。茎直立,数个丛生,基部略呈方形,紫色或绿色,节稍膨大。基生叶呈莲座状,椭圆形、倒卵形或卵形;茎生叶对生,几无柄;叶片革质,卵状三角形,长1.5-2.5cm,宽0.8-1.2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多少抱茎,边缘具细锯齿,两面无毛;具3出脉。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,无花梗;花萼筒状,膜质,简长7-13mm,脉具狭翅,花萼5裂,裂片线状披针形;花冠淡红色,带紫色条纹,长3-4.5cm,5裂,裂片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褶不对称,宽三角形,先端具细长的流苏;雄蕊5,着生于花冠筒下部,花丝丝状,长短不等,花药椭圆形;于房椭圆形,长约1cm,柄长4-5mm,花柱丝状,柱头2裂。蒴果内藏或仅先端外露,长椭圆形,长2-2.5cm,果柄长约2cm。种了淡褐色,近圆形,具狭翅。花、果期10月至翌年2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800m的高山灌丛中,或林边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长30-80cm。细根表面棕褐色,可见栓皮样剥落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央有黄白色木心。茎具棱,直径1-2mm,节间长1.5-5.5cm,基部表面紫棕色,向上棕绿色至淡黄绿色,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空,髓腔周围可见白色髓。叶对生,脱落或皱缩,展平后呈卵形或卵状三角形,边缘具不整齐细锯齿,上面发绿色或黄绿色,下面浅黄绿色。花单生于枝端或上部叶腋,花冠淡紫色或浅黄棕色,有紫色条纹。果实狭长,2瓣裂。气香,味苦。[br]显微鉴别 很横切面:外皮层及内皮层薄壁组织均已脱落。最外为内皮层,每一内皮层母细胞内含数个至10多个子细胞。韧皮部较宽广,外侧薄壁细胞大,含油滴及淀粉粒;内侧细胞小,多皱缩;径向散列少数筛管群。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成群,径向排列,木纤维发达,壁厚,木化。中央无髓。[br]茎横切面:类方形,角隅处有棱翅,表皮细胞外被角质层。皮层狭窄,内皮层凯氏点明显,中柱鞘1列细胞,维管束双韧型。外侧韧皮部狭窄。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宽广,木纤维发达,壁厚,木化,排列紧密;导管多角形。内侧韧皮部明显。中央有髓髓腔。[br]叶横切面:上、下表皮细胞各1列,外被角质层,具锯齿样小突起。栅栏组织细胞2列,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。中脉明显向下突出,维管束双韧形。[br]叶表面观: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,细胞中央有短小的乳头状突起,向外分散有明显的角质层纹理。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,具角质层纹理,气孔较多,不等式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正三十一烷(n-hentriacontane),正三十二烷酸乙酯(n-dotriacontanoic acid ethyl ester),正三十二烷酸(n-dotriacontanoic acid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[1];另含有当药苦甙(swertiamarin),金吉甙(kingiside),当药甙(sweroside),8-表金吉甙(8-epikingiside),红花龙胆种甙(rhodenthoside)A[2],齐墩果酸(oleanolic acid)[3]。
性味
苦;性寒
归经
心;肺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凉血解毒。主肺热咳喘;痨嗽痰血;黄疸;痢疾;便血;小便不利;产褥热;小儿惊风;疳积;疮疡肿毒;烧烫伤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~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膏外涂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消炎止咳。治肺结核,淋巴结核,支气管哮喘,实热喘咳,小便不利,小儿疳积,火眼,黄疸型肝炎。2.南川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,除湿,解毒,止痛,健胃。治药毒,发痧肚痛,腰痛,子宫内膜炎,黄疸,胃痛,消化不良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蝙蝠藤
- 鳗鲡
- 榆皮涎
- 广玉兰
- 吊罗果
- 满天星
- 小叶榕
- 单条草
- 细叶草乌
- 单花芥
- 马肉
- 黑果拨毒散
- 小杉藻
- 鳆鱼
- 鹿蹄肉
- 甘青青兰
- 天目木姜子
- 对节树根
- 漆姑草
- 线叶蓟
- 干蕨鸡
- 木姜子根
- 省沽油
- 西藏花椒
- 大蕉皮
- 信石
- 大花糙苏
- 多蒴曲尾藓
- 大乌爪金龙
- 大叶云实
- 山麻
- 多花野牡丹
- 对虾
- 大花美人蕉
- 大画眉草花
- 小白蜡条
- 三钻风
- 海浮石
- 山土瓜
- 老虎耳根
- 菟葵
- 抓地龙
- 大画眉草
- 芦莉草叶
- 红轮千里光
- 芍药花
- 肉豆蔻衣
- 大荨麻
- 小白绵参
- 大人血七
- 杜仲
- 卜芥
- 多花胡枝子
- 多足蕨
- 大管
- 大团囊虫草
- 小画眉草
- 石蚕
- 狭萼半边莲
- 广石豆兰
- 大靛根
- 杉皮
- 大狼把草
- 桂花枝
- 大枣
- 大九股牛
- 大肺筋草
- 大接骨丹
- 大麦苗
- 大叶子
- 三爪龙
- 大驳骨丹
- 管仲
- 大叶排草
- 防风叶
- 三角草
- 大飞扬
- 大刺儿菜
- 大叶樱叶
- 大苞叶千斤拔
- 蜀葵根
- 风气草
- 多齿蹄盖蕨
- 杠香藤
- 苍条鱼鳖
- 脱力草
- 山羊肝
- 南酸枣
- 上树咳
- 野猪脂
- 九仙草
- 大三叶升麻
- 石参
- 牛奶菜
- 大四块瓦
- 红葱
- 鸡头
- 乳白香青
- 风花菜
- 大夜关门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