燕窠土
《*辞典》:燕窠土
拼音注音
Yàn Kē Tǔ
别名
胡燕窠内土(《本草拾遗》),燕窠泥(《救急方》),燕窝泥、燕子泥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
出处
《本草蒙筌》
来源
为燕科动物金腰燕的泥巢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参见"胡燕卵"条。
性味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无毒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味咸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治风瘙瘾疹,浸淫湿疮,白秃,丹毒,口疮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风瘙瘾疹。末,以水和敷之。"
②《纲目》:"治口吻、白秃诸疮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浴。
复方
①治风瘙隐疹:胡燕窠土,水和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
②治黄水肥疮:燕窠土一分,麝香半分。研敷之。(《普济方》)
③治白秃头疮:年久屋下燕窜泥、翳螉窠。研末,剃(发)后麻油调搽。(《圣济总录》)
④治小儿丹毒:向阳燕窠土,为末,鸡子白和敷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
⑤治口角烂疮:燕窠泥敷之。(《救急方》)
⑥治一切疮毒:燕窝泥一两,黄柏末一两。香油调涂。(《东北动物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苞蔷薇根
- 淮通
- 十两叶
- 鼻血雷
- 红龙
- 黄皮
- 獾油
- 二歧根莲花根
- 湖北海棠
- 黑鳞大耳蕨
- 追风伞
- 干檀香
- 野厚朴
- 尖头蚱蜢
- 玉簪花
- 檵花叶
- 滇瑞香
- 落葵
- 白脂麻
- 杏花
- 茵陈
- 豆列当
- 西洋菜干
- 厚朴
- 龙眼叶
- 小罗伞
- 白子菜
- 骨把
- 海蚯蚓
- 赤麻鸭
- 广金钱草
- 豹皮菇
- 桐油
- 苦蘵
- 野靛青
- 全光菊
- 苜蓿根
- 茨菇草
- 过山龙
- 块茎糙苏
- 草木灰
- 地胆
- 林背子
- 雷公藤
- 蓝叶棵
- 白鹤灵芝
- 苦苣苔
- 千层楼
- 八角莲
- 小狮子
- 三角泡
- 穿心莲
- 布朗耳蕨
- 旱芹
- 黄杞皮
- 淡秋石
- 狭叶垂头菊
- 假鹰爪根
- 甜瓜
- 云豹骨
- 散血芹
- 猪毛七
- 庵摩勒
- 金背枇杷
- 冬葵子
- 牛皮草
- 酸水草
- 鸭脚木叶
- 大石韦
- 多鳞鳞毛蕨
- 蝶兰
- 毛千屈菜
- 飘拂草
- 串珠耳叶苔
- 稻草
- 山橘叶
- 红葵
- 合掌消
- 黄刺皮
- 虎筋
- 光梗丝石竹
- 大皂角
- 臭矢菜
- 神黄豆
- 碎骨红
- 狗尾草
- 蒲蒻
- 蝇子草
- 竹节树
- 匙叶草
- 剪红纱花
- 红花点地梅
- 粗叶卷柏
- 石楠
- 霹水草
- 银粉背蕨
- 树头菜
- 野牡丹根
- 两指剑
- 大青